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自2016年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点帮扶的三个镇(封开县长岗镇、大洲镇和怀集县凤岗镇)11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扶贫干部伍明天和队友谢俊凯自2018年入驻封开县大洲镇大和、泗科、岐岭三个村后,马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有效的工作方法赢得了广大贫困户的信赖和支持。
大和村贫困户黄亚勉全家共有6口人,分别是年老的父母、残疾的妻子、正在读一年级的儿子和今年7月出生的女儿。今年5月底,作为家中唯一有劳动力的他因为一场车祸导致左锁骨骨折,暂时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庭经济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
在黄亚勉住院期间,伍明天和同事们经常去看望他,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鼓励他树立信心,养好身体早日康复。在了解到黄亚勉家中实际情况却未能申请到低保待遇后,伍明天多次前往镇扶贫办、镇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反映情况,最终为其申请到了低保金。
黄亚勉康复后需要尽快增加收入以帮补家计,工作队特意为其申请保留了一个大洲镇公益性岗位名额,每个月到手的工资超过1500元。伍明天和工作队同事还为他设计了一个“三黄鸡养殖+自产自销”的产业项目,在发放了第一批次中大鸡苗后,黄亚勉信心满满地投入到了养殖工作中。
“黄亚勉不单有想法,还有干劲,虽然是全家仅有的一名劳动力,却在工作队的帮扶下种有百香果、凤梨、水稻等农作物,养殖了一批鸡苗和6头小牛。农闲之余还能在镇村附近打散工增加收入。”伍明天告诉记者,从黄亚勉的身上体现出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精神面貌。
为了给大和、泗科、岐岭三个村增加能够持续“造血”的产业帮扶项目,伍明天和同事们先后跑遍了封开县的江口、大洲、长岗、杏花等镇,最终选定了大洲镇肇枫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秀珍菇项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培训,黄亚勉已经掌握了秀珍菇种植的基本技术,能够独立发展此项目。但种植秀珍菇需要独立的菇棚,还要购置菌包、钢架等,这时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伍明天的面前:黄亚勉缺少启动资金。看到黄亚勉愁眉不展的样子,伍明天安慰他说:只要你肯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市市场监管局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帮助黄亚勉申请到了由建设银行提供的1万元定向扶贫资金,得知消息后的黄亚勉兴奋不已,连夜搭建了简易菇棚,购买了菇棒,开始了种菇生涯。在他的努力下,从菇棒成长到出菇的三个月时间里就获得了2000多元纯利润。
人勤地生宝。种菇的收益让黄亚勉尝到了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养殖项目的甜头。于是,他又提出了增加养殖黄牛的想法。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黄亚勉向银行申请到了4.9万元的贴息贷款,购买了9头小牛。
“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有驻村工作队的帮助,生活的困难是压不倒我的,我现在虽然无法外出务工,但种田、养鸡、养牛、种菌菇等收入也不低。加上每年的低保金、项目分红和公益岗位工资,我家已顺利甩掉贫困帽。”黄亚勉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