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肖桂芳)11月4日,肇庆市扫黑除恶办举行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通报三年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体成效及“六清”行动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自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检法、纪检监察、组织等成员单位认真履职,以超常决心、力度、韧劲持续攻坚,创新战法举措推动战果不断扩大。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市民群众积极通过12337举报平台、邮箱、来信来访等方式踊跃检举揭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切实提高线索办理质量,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专项斗争成果。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打掉涉黑组织14个,涉恶集团36个、涉恶团伙279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93亿元,起诉涉黑涉恶案件84宗361人,已全部审结,其中认定涉黑涉恶案件56宗322人,立案查处涉黑恶腐败和“保护伞”55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4人,移送司法机关93人,整治涉黑涉恶的村(社区)党组织37个,查处直接涉黑涉恶村组干部51人。
通过专项斗争的强力撬动,全市在社会治安、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可喜变化:一是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肇庆2018年、2019年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6.8%、10.7%;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2.2%、14%;2019年命案发案率同比下降33.3%;2019年涉恶九类案件立案同比下降0.9%;今年1至10月,全市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9.78%。二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全市2018年、2019年实有商事主体同比增长10.26%、8.8%。三是金融生态持续优化。截至2019年底,肇庆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数同比下降67%,涉案金额与涉案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5%、93%。四是农村党风社风持续净化。整顿37个涉黑涉恶村组干部的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调整“四不”书记46人,全面清理“三类人员”71人并同步配强。新配强的“两委”班子战斗力明显提升,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进。五是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据通报,今年上半年,我市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评价满意度较高,排全省前列;群众普遍认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社会治安持续好转,认可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专项斗争以来,全市累计发放群众举报奖励金87.3万元,先后有565名违法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
今年第二、三季度,按照全国扫黑办、省扫黑办统一部署,我市认真开展“六清”行动,取得积极成效。线索清仓有序推进。截至目前,中央督导组交办线索、省扫黑除恶办重点督办线索办结率达100%,全国扫黑办12337举报平台线索核查完结率达95.65%,市、县两级扫黑除恶办接收群众举报线索办结率达95.78%。“逃犯清零”穷追猛打。目标逃跑犯罪嫌疑人到案率100%,提前3个月完成“逃犯清零”目标任务。“案件清结”依法高效。对涉黑及重大涉恶案件做到百分之百提前介入,做到依法严惩、除恶务尽,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伞网清除”强力推进。对未挖出“保护伞”的涉黑涉恶案件和打“伞”不彻底的案件重新回溯核查、扩线深挖,坚决揪出背后“保护伞”,防止漏人漏案漏罪漏责。“黑财清底”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审判机关判处涉黑涉恶财产刑金额2893.85万元。“行业清源”治根治本。有效整治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自然环保等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一批涉黑涉恶突出问题和乱点乱象。截至10月26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机关共发出“三书一函”273份,已整改完成270份,整改率98.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