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走过十年 筹集善款4000多万元帮扶困境儿童逾16万人次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据了解,从2010年起,市妇联通过实施“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发动“爱心父母”5.5万多人次,共筹集爱心善款4000多万元,帮扶我市困境儿童16.5万多人次。

市妇联与“爱
心父母”开展助学活
动。 受访单位供图

市妇联与“爱 心父母”开展助学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今年上半年,援助两名贫困学生的助学款3000元,已经汇到你们的公益账户。”近日,“爱心父母”梁先生给肇庆市妇联家儿部的工作人员发去了这条信息。

原来,梁先生在2014年加入由市妇联开展的“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每年援助4名贫困儿童共6000元。其中两名援助对象初中毕业后不再读书,梁先生就继续援助另外两名学生,现在她们都上高中了。

梁先生说,只要她们继续读书,他就会一直援助她们到大学毕业。梁先生和家人还经常为受资助对象购买学习用品、鞋子、衣服,寒暑假邀请她们到家里作客,陪她们到处游玩。几年下来,梁先生一家和援助对象已像亲人一样。

今年4月,市妇联启动新一轮的“爱心父母”招募行动,动员1200多名爱心人士加入“爱心父母”志愿服务团队,筹集善款120多万元帮扶困境儿童1200多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妇联组织“爱心父母”为300多名困境儿童赠送口罩、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的生活需求。

在各级妇联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已成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九大品牌之一,帮助了不少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据了解,“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可以追溯到市妇联“四援助”项目。2003年,市妇联开展了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调查。据当时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2327个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在这些家庭中,有相当数量的适龄孩子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

按照广东省妇联的部署,肇庆市妇联在2003年实施了“四援助”工作,即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建安居房、发展生产、大病救治和子女完成学业,逐渐在全市营造了关爱、帮扶困境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0年,市妇联按照省妇联的部署,将“和谐肇庆·关爱儿童——‘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行动”升级为“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对困境儿童进行结对帮扶,扩大帮扶范围。

市妇联联动社会各界的职能优势,广泛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帮助和关爱困境儿童,让其健康快乐成长。“爱心父母”包括爱心集体、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以与困境儿童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的形式进行助学、助养、助教,并经常通过手机、书信、上门探访,了解困境儿童的心理状况,让他们感受社会关怀,帮助他们树立阳光心态。

据了解,从2010年起,市妇联通过实施“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发动“爱心父母”5.5万多人次,共筹集爱心善款4000多万元,帮扶我市困境儿童16.5万多人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