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州江滨公园一带车辆停放有序,交通顺畅。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在肇庆街头,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已成了广大汽车司机的自觉行为;垃圾分类试点在全市多个公共机构和社区小区先行先试,市民垃圾分类处置渐渐成为习惯;“烟头”换礼品活动得到群众热烈响应,一场烟头不落地的革命持续进行中……
居者心悦、来者心仪。如今,肇庆文明新风处处吹,一座最有礼的城市正款款而来。
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在端州区端州路上志愿者帮助老人过马路。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践行文明行为 渐成市民共识
从车让人,到人车互让,文明基因慢慢沉淀于这座城市!”8月21日上午,市民杨先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引起了众多亲朋好友点赞。
原来,当日8时左右,正值上班早高峰,杨先生驾驶汽车去单位途中经端州区大唐盛世斑马线前,见一对父子停顿在旁,按照文明礼让习惯,他主动停车伸手示意父子先行。怎料该父子执意不走,示意让车先过去,如此互相礼让三次,他最终开车而过,一颗心却久久无法平静,于是写下了那段感言。
司机自觉礼让,行人遵守秩序,文明驾驶、文明礼让蔚然成风。这是肇庆文明“里子”的一个侧影。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市民的文明素质也得到不断提高。
8月28日,端州区站北社区站前小区居民翁女士向记者介绍,自从开展垃圾分类行动,小区不仅建了三个垃圾收集亭,亭内还安装了语音播报设施,一站到亭前,就会语音提醒大家按照不同的种类扔垃圾。她介绍,自己每天都将家里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两个垃圾袋,纸皮箱等可回收垃圾则收集到一起,另扔下楼。
2个月过去了,站前小区垃圾收运体系更完善了,环境更美了,翁女士喜笑颜开地说:“‘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现在啊,我们小区90%的居民都在践行着垃圾分类行动了,既环保也美化家园,何乐而不为?”
街头文明协管员向市民宣传文明行为。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星湖博物馆小讲解员向市民游客文明讲解肇庆历史。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开展多彩活动 引领文明风尚
“请大家关注这份肇庆市文明新规,一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共同为文明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7月28日,肇庆鼎湖第一实验学校二(5)班学生冼安乔戴上“小小志愿者”绶带和袖章,来到附近的公园,向来往居民派发《市民文明行为规范》。接过她的传单,市民纷纷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今年以来,肇庆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道德宣讲、普法教育、科学普及、环保宣传等精神文明创建,送至景区、社区、校园、工厂等地,让人人都成为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连日来,多场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高潮。8月15日,一场以“旅游讲文明,快乐永随行”为主题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在七星岩景区举行,“多彩肇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引导着游客有序游览;8月21日,2020年肇庆市培育勤劳节俭之风·光盘行动周活动上,20家餐饮企业承诺、宣誓、签名加入“光盘行动”,倡导文明用餐;8月27日上午,由肇庆市公安局、市文广旅体局、市教育局组成的肇庆绿网使者志愿服务队,深入端州区多个网吧,开展文明上网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上下的这场“文明行动”中,肇庆处处见礼、人人有礼,文明风尚逐渐浸透在灵魂里、体现在细微处。
此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故事巡演在多个县市区上演,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引领着社会风尚,让“崇德向善”在肇庆蔚然成风。风雨中、烈日下,流动的“志愿红”,更融汇成最亮丽的文明“底色”。肇庆66万志愿者们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累计志愿服务时数已逾4865万小时。
市民有序排队上车。 资料图片
《条例》施行逾半年 文明举止蔚然成风
2020年1月1日,为着力建立文明行为促进长效机制,《肇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作为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获批施行的第六部法规,正式实施。
7月15日,肇庆市市民文明行为促进行动动员大会召开,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并出台《肇庆市市民文明行为促进行动方案》,对开展市民文明行为促进行动进行再部署。
半年多以来,肇庆通过大力开展条例宣传教育,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养成,坚持文明劝导和执法并举,培育市民文明意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线上,肇庆充分运用 “两台一报”、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宣传栏,拓展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渠道,用动漫、故事等多种形式让条例落细落实;线下,各单位部门及社会组织团体,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聚焦公共场所文明、交通出行文明等10方面内容,部署开展弘扬时代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建设、文明餐桌、移风易俗等活动,推动市民文明行为养成。
与此同时,肇庆还通过曝光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引导教育广大市民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相关规定,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此外,各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各项创建活动也不断创新,处处传递“正能量”,为“文明城市”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举办各类文明主题现场活动1321场,宣传发动参与群众近6万人次,在我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如火如荼之际,文明做人、文明做事的“因子”,已然深深根植于这座城市前进的步伐中,千年岭南古郡,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市民文明出行。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