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道路顺畅了 人车有序了 市民幸福感增强了 肇庆创新管理结出文明交通硕果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经过3年时间的整治,肇庆的道路畅通了,行车有序了,便利程度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文明交通逐渐成为肇庆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肇庆交通创新管理取得实效,图为端州城区新信大花坛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井然有序。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肇庆交通创新管理取得实效,图为端州城区新信大花坛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井然有序。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2018年以来,肇庆市按照《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的要求,出台了《肇庆市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0年)》,持续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

经过3年时间的整治,肇庆的道路畅通了,行车有序了,便利程度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文明交通逐渐成为肇庆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肇庆水、陆
交通共同发展齐
头并进。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肇庆水、陆交通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依法治理 为文明交通做好法治保障

清晨,端州城区古塔路与建设路交汇的路口迎来了上班早高峰,车流将道路填满,车虽多,但秩序井然,没有一例加塞,没有一声喇叭。而在人行道上,来往市民在交通志愿者的指挥下,有序地过马路,少有出现闯红灯等违法行为。有序的人行道,交替通行的车流,抒写着秩序之美。

7月30日,肇庆市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实行实名登记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取得行驶证并悬挂号牌后,方可上路行驶。而在城区内,也专门划设了专用的电动自行车道,实行“机非分离”,让电动自行车畅行无阻。

回想当初,电动自行车乱行乱停,一度成为民生问题,为了解决这个交通治理的短板,肇庆市积极推动立法,解决交通管理难题,出台了《肇庆市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办法》,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同时,加快推进交通领域其他方面的立法工作,比如,出台了《肇庆市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促进传统行业和新兴业态的融合发展。

为了给交通治理提供根本保障,肇庆市还不断健全城市综合执法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住建、交通、城管、公安等部门形成联合执法常态机制,定期开展“马路市场”、占路经营等专项治理行动。

常态化管理,是有效促进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的不二方法,肇庆市保持城市交通秩序常态严管态势,常态化开展“一盔一带”、“零酒驾”创建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打闯红灯、酒驾醉驾、套牌假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查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让行、行人闯红灯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大视频系统,加强道路违法行为管理。

肇 庆 市 坚
持把民生作为公
共财政投入的
优先方向,投入
资金改善公共
交通,方便市民
出行。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肇 庆 市 坚 持把民生作为公 共财政投入的 优先方向,投入 资金改善公共 交通,方便市民 出行。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引入科技 创新城市交通管理方式

“你已闯红灯,请退回安全区域……”近日,位于端州城区建设路与古塔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多了几个“黑科技”设备,当市民一出现闯红灯的行为,马上有语音提醒,同时,还会对闯红灯的市民进行即时的影视曝光。这套设备是肇庆推进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中引入的新设备,叫做行人闯红灯抓拍及人脸识别系统,目前安装在该十字路口的4个安全岛上。据了解,该套系统结合我市已建成的“大视频”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及外场支撑设备,建设道路交通违法自动检测系统。

而作为肇庆交通秩序整治的示范点,不仅引入了新的智慧系统,还在其他地方也“下了功夫”。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临近斑马线的位置,都留有一片区域,用作摩托车待行区,让汽车和摩托车在等待红灯的时候,可以分片区等候,减少抢道。交警部门还对地面的标线进行翻新,更新了交通标志以及增加区域内的行人栏杆。

除了引入行人闯红灯抓拍及人脸识别系统,肇庆市还在城区划设了“机非分离线”,今年,我市主要完善对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三个区29条主次干道的机非分离设施,其中端州区14条、鼎湖区4条、高要区11条。通过“机非分离线”,有效缓解“机非”混行问题,提高了机动车运行效率及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进一步改善了公共交通运行条件。

2019年7月
10日,体验肇港
高铁首发团的团
友们兴高采烈地
向香港出发。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2019年7月 10日,体验肇港 高铁首发团的团 友们兴高采烈地 向香港出发。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加强投入 全面优化城市交通建设水平

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实施交通组织提升工程,让城市交通更科学化。一是严格规范市政渠网改造工程围蔽施工道路的交通管理,完善道路交叉口交通指示设计,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二是持续推进交通信号设施规范化建设,提高主要交通路口信号灯联网率,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放行方式,定期排查维护城区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三是构建精准高效的智慧交通管理体系,通过制定《智慧交通建设方案》,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四是强化交通出行诱导服务,利用“系统”以及“两微一端”,实时推送交通管理信息;通过“交管 1212 3”、肇庆交警发布公众号实现车驾管业务线上办理。

此外,肇庆市还实施交通建设优化工程,通过印发《肇庆市公共交通规划》,制定出台《肇庆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优化线网布局和运力调配,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还推动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打通城区“瓶颈路”,提高城市路网通达性。同时,针对“停车难”的问题,肇庆市不断加强停车供给需求管理,在商贸区、集中居住区等重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场,实施分时停车,推进差异化停车收费,并创新措施,实施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措施。

与此同时,肇庆市还加大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力度。落实我市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公共交通发展,完善城区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建设;落实地方财政支持公共交通发展资金8500万元,落实10块中心城区地块用于公交首末站和充电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国交通一卡互连互通,完善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上线“肇庆出行”APP,推出公交线路实时查询和定制出行服务;依托智慧交通平台推进综合出行服务系统、公交行业管理系统应用。

肇庆火车站
综合体鸟瞰。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肇庆火车站 综合体鸟瞰。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加大宣传 营造文明交通良好氛围

行走在城区当中,都能看到每个交通路口,都有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让市民群众出行更方便。

而在打造文明交通的氛围过程中,肇庆市通过两微一端、电视广播、户外显示屏等渠道,刊播“礼让斑马线”、“守法安全出行”等文明交通公益广告,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和文明交通理念,增强文明交通意识。还利用“全国交通安全日”开展“肇庆好司机”、“肇庆好车主”等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活动,引导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积极宣传“绿色出行”理念。

同时,肇庆市还推进文明交通征信体系建设,在建成区实行“三公两车”(公务车、公职 人 员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交通违法通报机制,将违停、闯红灯、酒驾作为通报内容,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