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肇庆学校做触动人心教育,做滋养天分的教育,依靠的正是一套先进办学理念。肇庆华附在“传承华附,特色发展”的办学方向指引下,通过多元化教学体系和赋美赋能特色课程,着力培育“素质全面、特长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
60多门“赋美赋能”课程供选择
古语有云“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教育家卢梭也认为,“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肇庆华附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多元平台、个性发展”为总原则,构建“156”赋美赋能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并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基础上,融合开设了“赋美赋能”特色课程。赋,谐音“附”,是传承华附,特色发展之意。赋,还有天赋、天分和赋予、给予等多重意思,“赋美赋能”课程饱含肇庆华附尊重个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这些特色课程包括陶艺、创客、机器人、古筝、烹饪、缝纫、轮滑、攀岩、武术等兴趣课程,《国学经典阅读》《数学思维训练》《生活中的化学》等学科选修课,“文学社”“动漫社”“模拟联合国”等社团活动课和“研学旅行”“学军学农”“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课共四大类60多门课程。
丰富多样的“赋美赋能”特色课程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广泛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每个学生至少可以掌握一到两项特长技能。记者了解到所有课程免费学习(个人器材、贵重耗材需自备),无需再另外缴费。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心灵之美、礼仪之美、艺术之美、运动之美、生命之美。还有,课程注重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生存技能、学习技能、社交技能、创新技能、职业技能。“五美六能”将让肇庆华附学子们更能在现代高强度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领航者。
尊重差异多元化教学体系助苗成长
肇庆华附秉持华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为主线,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科学构建“156”赋能课堂模式。
“156”赋能课堂模式即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研悟道、主体结合、合作优化、实践运用、反思总结共5个教研环节;预测前置、主题兴发、独研质疑、项目合作、悟道践行、展示测评合计6个课堂环节。
肇庆华附采用小班制教学,小学每个班级不超过36人,中学每个班级不超过40人,除班主任外,每个孩子还另外配备一名成长导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中采取选科走班教学以外,初中和小学的数学、英语等科目都采取分层施教。
为了尊重不同学段孩子的差异,肇庆华附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特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施精准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才专才统筹兼顾,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结合“滋养天分,赋美赋能”办学理念,肇庆华附构建起独特的“赋美德育模式”和“赋能课堂模式”,精心打造“项目式”、“主题式、“Steam”、“体验式”等多元化教学体系,强化“自然、和谐、创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肇庆华附通过科学的论证,为学生制定了精细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拥有充足睡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保障良好身心健康。从《肇庆华附2020至2021年学年作息表》可以看到,小学部每天六节文化课程,一节“赋美赋能”课程和体育活动。学校方面根据不同年龄段,预留充足时间让孩子晚上能充分休息。中学部与小学部相比多了一节文化课,高三学生晚自习需要持续到22时。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