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改、治、建显实效 四会纪委监委做细做实“打伞破网”“后半篇文章”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四会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共排查重点行业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线索59条,立案38件38人。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四会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共排查重点行业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线索59条,立案38件38人。在做足做好审查调查工作“前半篇文章”的同时,四会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能,紧盯行业监管部门主体责任,针对行业乱象和突出问题,深化标本兼治,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围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做细做实“打伞破网”“后半篇文章”。

在“改”字上下功夫 督促落实行业整改

以案促改,关键在“改”。四会市纪委监委贯彻执行《四会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双向反馈办法》,深化运用纪律检查建议书与监察建议书,同向发力,针对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的行业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有的放矢,既整治易发多发监管问题,也整治工作作风突出问题。2019年以来,四会市纪委监委向案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监察建议书8份。

在“治’字上出硬招 督促推进行业治理

以案促治,重点在“治”。专项斗争以来,四会市纪委监委以零容忍态度和“不手软”力度向重点行业领域黑恶势力“亮剑”,攻 坚克难、“拔伞破网”,为深入开展行业整治扫清障碍,同时,注重督促行业责任部门以案为鉴、以案为教,落实源头整治,确保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2019年5月,以迎接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工作为契机,四会市纪委监委主动统筹部署,紧紧围绕河砂、矿产资源、操纵经营“黄赌毒”、玉器、建筑工程、商贸集市、交通运输、山林纠纷、生态环境等9个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积极督促相关行业责任部门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公安、自然资源、住建、水利、市场监督管理、交通运输、林业、生态环境等9个责任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雷霆万钧、排山倒海之势大力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

在“建”字上求实效 督促建立长效机制

以案促建,核心在“建”。建立长效机制、扎紧制度“铁笼子”是标本兼治的最后一道“工序”,只有形成有效管用的长效机制,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扩展不敢腐的震慑效应,激发不想腐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让标本兼治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四会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打扫战场”和“战后重建”结合起来、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督促行业责任单位立改立治的同时,要求其深挖案发原因,剖析“病因”,根据纪检监察建议意见,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把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真正落实到位。如四会市自然资源局在收到监察建议书后,进行了深刻自我剖析,挖出土地执法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完善了土地违法行为发现和查处机制、土地违法行为整改工作机制、土地监管责任制和土地执法保障机制等。

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通讯员 袁艺锋 林东狄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