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连续三年被评为诗歌教育示范学校 广宁南街二小用心打造“小诗人”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今年2月至今,老师指导学生创作诗歌80余首,有11首在南方+平台推送,这是我校诗歌教育的成果。”5月12日,广宁县南街第二小学副校长杨素环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该校未停止诗歌教学,五年级教师杨慧敏还专门录制了《儿童诗的鉴赏和创作》微课,指导学生诗歌创作。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今年2月至今,老师指导学生创作诗歌80余首,有11首在南方+平台推送,这是我校诗歌教育的成果。”5月12日,广宁县南街第二小学副校长杨素环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该校未停止诗歌教学,五年级教师杨慧敏还专门录制了《儿童诗的鉴赏和创作》微课,指导学生诗歌创作。

走进南街二小,记者看到楼梯、走廊、文化长廊都挂满了经典诗词摘录及学生们的诗作、画作、书法作品,校园里流淌着浓浓的诗歌文化气息。“你看这些文化长廊,不仅有经典诗词,还有学生的作品,我们希望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智慧。”该校校长詹航运对记者说。

在五(3)班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听语文老师讲授儿童诗的创作课,见到记者来采访,孩子们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班级创作的诗集,其中吕静瑶同学参加2019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创作的《蘑菇》诗获得特等奖。吕静瑶的母亲为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和自豪感,特地设计制作精美的班级《儿童诗诗集》,收录全班同学的投稿作品。

“这是我们班的诗集,我们可喜欢了。”一个个充满童真和自豪的“小诗人”用稚嫩的声音对记者说道。吕静瑶告诉记者,她从小喜欢看科普类、文学类等书籍,书房塞满了书。她的诗歌灵感大多来源于所读书籍,每次看完一本书,会有感而发写观后感或诗歌。

“参加比赛现场创作的《蘑菇》是从我《热带雨林历险记》书中所悟。”吕静瑶说,学校的诗歌教育激发了她诗歌种子的萌芽。获得一等奖的六年级江心悦和陆家仪同学都表示,学校在诗歌教育方面对他们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启蒙,并提供多平台让他们展示诗歌。

杨慧敏告诉记者,学校从2017年开始普及诗歌教育课程,开设了语言艺术校本课程,诗歌教学便是其中的重点和亮点。为做好诗歌教学,学校副校长杨素环对语文教师进行儿童诗教学的培训,并组织商讨制作适合本校的儿童诗教学课程,并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

针对低年级学生,鼓励他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写下大自然事物;中高年级学生,则引导他们关注写诗手法,开始创作叙事诗,并把学生创作的诗歌发布到家长群进行点评,让家长参与到学校诗歌教学中,学生创作诗歌的氛围十分浓厚。该校因在诗歌教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自2017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在广东小学生诗歌节上被评为“诗歌教育示范学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