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宋隆河,在流经高要白土镇下灶村时,拐了一个美丽的马蹄弯,下灶村的文氏祠堂,就静静地矗立在宋隆河边。“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祠堂前小广场镶嵌的红色诗句,隐约透露出这个文氏祠堂并不简单。
“天地之间有一种正气,靠这种正气万物生生不息,生长流传。”5月7日,下灶村主任文国敏向记者介绍文氏祠堂的历史。“这个文氏祠堂,始建于嘉庆十九年,是下灶村民为纪念开村始祖文天聪而建,祠堂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据本村文氏族谱和下灶文氏始迁历史由来记载,当年文天聪追随文天祥在江西抗元,一路南下,辗转到广东的新会、肇庆的金利水口、平㘵等地,最后来到了白土镇下灶村落叶生根、开枝散叶。”
文国敏介绍说:“如今我们看到的文氏祠堂经过了三次修补,从原来只有10平米左右的祠堂扩展到100多平米。最近的一次修补是配合新农村建设,把文氏宗祠升级改造成文氏纪念馆。”祠堂前设立了文氏家风、家训标语,祠堂内增设了文氏宗祠简介、文姓的起源、来源、由来、农耕器皿展示、正气堂等供游人赏鉴。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祠堂的屋顶保留有极具岭南特色的灰塑,屋内墙壁顶部的壁画也经过修补,再现了栩栩如生的仙家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另外,村里的古建筑群外围,通过立面墙壁绘画了文天祥抗元、“仁、义、礼、智、信”等主题艺术壁画,打造一个彰显正气和家国情怀、突出淳厚乡风家风、村容村貌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据悉,2018年,下灶村被选取作为高要区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改造工程中,经过三清三拆综合整治,原先进村的狭窄道路扩阔成小车可双向行驶的水泥硬底化道路,还建造了近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文娱体育中心、休闲广场等。“我们下灶村最热闹的是每年正月里的茶果节,往年进村来吃茶果的小车,堵得水泄不通,现在有了这个停车场,大家来吃茶果,就不用担心无地方停车了。”文国敏补充说。
文氏祠堂前,百年古榕枝干粗壮,巨大的枝干需十人手臂相连才能环抱,村民们在大树下悠然地下棋,聊天。除了文氏祠堂,下灶村的高楼和古建筑群保留得相对完整,四个门楼一字排开,每个门楼前均保留有参天古树。这里的一树一屋、一巷一墙、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据了解,下灶村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兼顾民生工程,如村道改造、自来水管网改造、通讯线路整治、排洪渠、污水处理工程等,切实提高村中基础硬件设施水平。同时建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史民俗馆等,用以反映村史文化情况。建设文娱体育中心、休闲广场等,为村民提供文娱体育的场所和设施。
2020年,该村将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文体活动场所、民主自治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卫生观念,巩固前阶段农村环境整治取得的初步成果。通过植树种草种花,不断提升村庄及道路“含绿量”。通过立面改造,将党建、村规民约、历史传统、乡村地域特色等文化内容上墙,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使得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不断提高村庄文化“含金量”。从而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力将下灶村打造成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有淳朴乡风家风、有文化底蕴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颖欣 吴勇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