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粤鄂一家亲| 电话不停歇,小“秘书” 真情服务回端鄂乡人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您好,我是肇庆的志愿者,请问您计划何时回端州?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吗?”3月26日上午,端州区人大办工作人员梁奕正在忙碌地给湖北老乡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近况。一天下来,记者发现,梁奕打了将近四十个电话,每确认一个,她就记录下相关内容。

“您好,我是肇庆的志愿者,请问您计划何时回端州?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吗?”3月26日上午,端州区人大办工作人员梁奕正在忙碌地给湖北老乡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近况。一天下来,记者发现,梁奕打了将近四十个电话,每确认一个,她就记录下相关内容。

微信图片_20200326170538

梁奕正在与湖北老乡沟通回端事宜。受访者供图

随着湖北解封,为做好湖北老乡回端州返岗的人文关怀工作,端州区专门建立了一支关爱回端湖北老乡志愿服务队伍,梁奕便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从3月20日接到通知后,梁奕就一直忙碌着跟进回端湖北老乡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除了打电话,梁奕还要完成其他工作事项,加班加点也是常见的事。

梁奕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志愿者,她主要是对回端湖北老乡进行前期的跟进,以及回端时的对接,回端州后则由社区负责跟进。她负责跟进的服务对象有19人,有学生、老人和务工者。每天她都要打电话跟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湖北的近况,掌握服务对象回端的时间,并提前做好服务准备。

在服务的过程中,双方的沟通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梁奕说,她曾遇到过一个服务对象,打了七八次电话才肯接。“对方拒接陌生电话,我很能理解,但为了不落下任何一个人,我必须与他们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在锲而不舍之下,梁奕联系上了对方,并沟通好事宜。对方被梁奕的耐心和真情服务打动,连声道谢。

让梁奕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服务对象吴先生只会说湖北话,两人沟通甚是困难。梁奕就耐心地与吴先生沟通,引导他把电话给会讲普通话的人听。后来询问得知吴先生与其姐姐正计划回端,但因无接收证明,担心被劝返,正为此事焦急。梁奕马上联系端州区防控指挥部和吴先生所在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并敲定下社区可为他们开接收证明。俩人的心才算稳定下来。

“我们的工作一旦开启,就是直到湖北老乡平安回到端州,并安顿好后,才算结束。”梁奕说,有些湖北老乡下午出发回端州,凌晨三四点才能到端州,志愿者就要从出发那一刻一直跟进到对方抵达端州,负责对接酒店,整个过程下来,志愿者基本很少有休息时间。

梁奕坦言,每天除了要负责与回端湖北老乡沟通,为他们提供帮助,还要下沉社区的防控点值勤,虽然辛苦,但看到湖北老乡平安抵达端州,将为肇庆的建设发展发光发热,对他们的贴心服务竖起大拇指时,便觉得很欣慰,累也值了。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