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会市召开2020年“产业招商落地年”“效率提升年”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工作集中攻坚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铆足干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疫情防控期间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再次掀起产业建设热潮,力争把疫情耽搁的发展时间追回来。
为加快推动产业招商落地,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四会市成立了“三重”集中攻坚指挥部,下设产业招商落地、工业园区扩容提质等十个工作专班,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进行集中攻坚。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到招商不停顿。四会市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推进网络招商。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外出招商,成立驻深圳招商工作组并人员配备到位,把招商阵地前移,使去年在谈的重大项目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截至目前,四会市共引进新项目15个,投资总额22亿元,均为制造类企业。重点在谈项目21个,计划投资额436亿元,涵盖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四会市以绥江“一河两岸”为核心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西江日报通讯员 何洪锋 摄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产业招商落地年’工作会议精神,把产业招商落地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强力推进产业招商落地、园区扩容提质、用地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十项“三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牵引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加快建设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主阵地。”四会市委书记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四会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聚焦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持“战时状态+日常运作”相结合,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以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年”“效率提升年”活动和“三重”工作集中攻坚行动为抓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四会市将坚持精准有效诚信招商,全面提高招商工作质量。坚持精准招商,尤其是在产业链招商方面下功夫,围绕该市重点打造的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链开展产业精准招商,建立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库和信息库,着力招引有利于促进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链的龙头项目,打造“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动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和“双城联动”带来的黄金期、窗口期,积极承接广深产业外溢转移,市领导专职带头精准招商,党政“一把手”坚持每月四天以上在外招商,充分发挥市招商委员会统筹作用和驻深圳招商工作组作用,健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研判机制,确保商机不失、项目不丢、关系不断、热情不减。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3个以上。坚持有效招商,全力推动引进项目快落地、快投产,确保今年新增开工、竣工产业项目分别达24个以上、13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分别达35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上。实施“土地+产业基金”招商模式,坚定不移“腾土地、提门槛”,着力招引产值高、见效快、带动性强的“造血型”项目。坚持“熟地”招商,打造并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用地手续完备、可马上实施建设的“熟地”,推动“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开展“标准地”招商,每块产业用地都要明确产业类型、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能耗地耗、环保标准等准入门槛。坚持诚信招商。建立完善政府对企业诚信、企业对政府诚信的“双诚信”制度。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车用复合材料零部件热塑性智能化生产线开发”被列入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四会市委办供图
“招商落地,招是手段,落是根本。我们将采取各项有力举措,全面解决项目落地难落地慢问题,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升级。”黄建平表示,四会将持之以恒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36条”,完善书记市长直通车、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等制度,设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定期召开工作会商会、重大项目例会,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动工。
园区平台是推进产业招商和落地的基础条件。四会一方面将加快重大平台建设,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为契机,高标准谋划产业发展定位和产业平台规划建设。抓好四大园区和大沙工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园区容量提升、提质升级。抓好四会产业园、精细化工基地扩园,推动南江工业园、龙甫循环经济金属产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试点工作,以及以四会产业园为依托,推动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优质产业平台,为承接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外溢、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集中承载地。
四会玉器文化特色小镇项目效果图。四会市委办供图
另一方面,着力破解土地和资金问题,以“土地整理季”工作为契机,扎实开展产业用地整理活动,充分挖掘存量用地空间,认真抓好土地收储、拆旧复垦、垦造水田、三旧改造等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争取和保障用地,加快盘活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产业招商落地提供发展要素保障。
同时,四会市还深入开展“效率提升年”行动,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摸排影响效率提升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强化整改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三重”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切实推动产业招商落地、园区扩容提质等“三重”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永龙】
【特约记者黎洪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