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诉讼外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和解等“解纷”方式成为当事人更加多元的选择,让纠纷解决渠道从“一枝独秀”发展到 “多点开花”,以较少的司法成本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在这场深远变革中,肇庆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探索出多元化解新路子,为妥善化解各类纠纷、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杨燕
“法院+金融”为当事人解决“烦心事”
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金融纠纷在诉讼外解决。“法院+金融”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法院压力,也为案件当事人双方节省了大量经济成本,取得了化解金融风险的新成效。
2017年以来,肇庆市积极推进金融与司法合作,以金融纠纷诉调衔接机制建设为抓手,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11月末,肇庆市各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累计调解金融纠纷案件220 宗,成功调解65宗,涉案金额共计2689.26 万元,调解案件数量和调解金额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在金融纠纷调解过程中,金调委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今年8月20日,德庆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收到县法院一宗县邮政储蓄银行与德庆某船务有限公司、德庆某淀粉厂有限公司、张某、赵某涉案金额400 多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德庆金调委调解员马上组织对涉事各方开展诉前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企业负责人表示非常愿意接受调解,因为企业在其他银行也有借款,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其他银行为了自身利益,会同时对企业进行起诉并进行诉前财产保全,一方面会导致公司资金链马上断裂,另一方面企业的所有抵押物只能走司法拍卖流程,价格不受控制,相比自行处置价格要低很多,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企业最终只能申请破产。
德庆金调委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银行债权利益、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角度出发,全力组织调解,理清各种法律关系,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使调解各方达成调解意愿。
该案当事人采用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矛盾,人民调解快捷免费的特点不但使小微企业快速从金融纠纷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而且免去了大额诉讼费用的负担,给了小微企业再出发的机会,是金融纠纷调解服务为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金融纠纷调解成绩得到肇庆市委政法委的肯定,广东省高院院长龚稼立还作出批示:“肇庆法院重视涉金融纠纷化解的做法很有意义,请进一步总结有关经验,及时推广和宣传。”
“法院+工会”多方合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肇庆中院还与市总工会挂牌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市总工会、律师协会分别派出特约律师、志愿律师,每周固定时间到工作室轮值并接受电话预约接访,无偿提供咨询、调解等法律服务。目前已有工会特约律师18名、志愿律师36名。
肇庆中院与市人社局、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工商业联合会、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等共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贯彻实施意见》,引入仲裁员参与调解。
自全市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在诉前、诉中阶段移交工作室委派、委托、协助调解案件271宗,成功调解152宗,成功率高达56%。
深入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
作为我国著名侨乡,目前肇庆市已成立基层侨联组织达309个,众多归侨、侨眷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本地安居乐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发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为华侨、归侨、侨眷提供纠纷多元化解意义重大。
肇庆中院与肇庆侨联共同出台《关于建立肇庆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意见》,成立肇庆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创设涉侨纠纷识别机制,健全涉侨诉调对接机制,对涉侨纠纷在立案前向起诉人发出《诉前委托调解建议书》,引导当事人选择侨联调解中心或调解员先行调解。
全市法院和侨联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一年以来,已经有效化解涉侨纠纷42件。其中,在肇庆高新区5个居委会全部成立基层侨联,33个侨点全部成立侨联小组,并在每个社区设有矛盾纠纷调处室,收集涉侨纠纷信息,随时参与调解。
县域多元“解纷” 各有特色
按照肇庆中院部署建立金融纠纷、劳 动争议、涉侨 等类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基础上,各基层法院还结合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并取得较好成效。
▲端州法院与区妇联联合挂牌设立婚调委,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加大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医院及其他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机制。
▲鼎湖法院设立诉前调解服务中心,与同级党政部门建立矛盾调处中心,充分利用法定的七天立案审查期限,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争取诉前解决纠纷,对化解不了的案件及时立案并继续开展司法调解。
▲高要法院于2011年成立了诉前联调调解室、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等机构,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由立案庭管理。
▲四会法院实行专职调解员制度,由 3名专职调解员成立调解组开展调解工作,今年共收案1752件,调解成功224件。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办公室及商业、行业、行政、民商事调解办公室、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室及律师化解涉诉信访纠纷工作室,共移交调解案件2169件,调解成功313 件。
▲广宁法院家事纠纷多元化解特色鲜明,在广宁法院新楼人民法庭设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 德叔调解室,至今已经收案 252件,调解200件,成功率79.4%。
▲怀集法院与怀集县综治办、妇联、司法局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设立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怀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受理诉讼前调解304宗,调解成功 216宗,调解成功率71.05%;受理诉中调解 33宗,调解成功18宗,调解成功率54.5%。
▲德庆法院建立德庆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德庆县劳动诉调对接工作室、德庆县多位一体标准化庭前联合调解室(开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相关工作)、德庆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