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封开县纪委监委念好“五字诀”紧盯河砂领域惩腐拔“伞”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封开县纪委监委针对该县河道众多、流域面积宽广、河砂资源丰富、“砂老鼠”在暴利驱使下频繁作案的现状,把严惩河砂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列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中之重,出重拳、挥利剑,念好“增、准、快、严、慑”“五字诀”,着力惩腐拔“伞”。

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封开县纪委监委针对该县河道众多、流域面积宽广、河砂资源丰富、“砂老鼠”在暴利驱使下频繁作案的现状,把严惩河砂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列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中之重,出重拳、挥利剑,念好“增、准、快、严、慑”“五字诀”,着力惩腐拔“伞”。

增强部门协作配合

该县纪委监委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和惩治涉黑涉恶腐败专项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上阵督办,建立班子领导包案制度,对重点案件逐案审核把关。同时,该县纪委监委与公安机关建立同步通报、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同步移送“四个同步”机制,实现信息实时互通,及时反馈,形成高压和强力震慑。如在封开县公安局侦办盗采西江河砂团伙案件时,封开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了“四个同步”协作机制,快速查处了一名村干部参与销赃河砂的案件。

精准研判核查线索

该县纪委监委主动及时与政法机关对接,全面梳理排查涉黑涉恶犯罪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线索,对近年来已侦结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案件进行“清仓大起底”,逐案过筛、扩线深挖,决不放过任何问题线索;同时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各级扫黑办协作配合,主动出击,通过走访入户、随机抽查、信访举报宣传、现场接访等方式,拓展线索来源,着力发现相关问题。自开展河砂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共排查河砂整治领域涉黑涉恶腐败线索15条。

建立快速处置机制

此外,封开县纪委监委规范台账管理,对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进行归口管理、专项登记,建立专门台账、指定专人负责,并按照第一时间归口、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对账的要求,建立优先处置的绿色通道;并建立上级交办、本级移送、内部自查“三本账”,确保线索进出流转脉络清晰、留痕精准。该县纪委监委指定专门审查调查室负责查办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线索及案件,从线索的初核到案件查办均由专人负责,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拔除了县水利部门涉河砂领域的2把“保护伞”,目前2人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严肃深挖彻查问责

结合该县开展的河砂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封开县纪委监委成立了专项督查组,由班子领导带队到各镇开展明察暗访。暗访发现某些镇落实责任不力、作风不实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问责机制,对工作推动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及对“保护伞”惩治不力的,实行倒查并严肃问责。因监管河砂盗采问题不力,封开县纪委监委对担任河长的某村支书进行立案调查,并对分管该项工作镇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封开县纪委监委还注重发挥河砂领域涉黑涉恶腐败案件治本功能,写好执纪监督“后半篇”文章,通过通报曝光、案例剖析、旁听庭审等方式,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筑牢纪法防线。今年以来,该县共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述过述改”活动14场次,组织开展了旁听庭审警示教育活动3场次,参与党员干部200余人次,达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该县还通报了1期河砂领域党员干部充当“保护伞”典型问题,释放了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的强烈信号。

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以斩钉截铁的话语释放了全力惩腐拔“伞”的强烈信号:“截至目前,我们共受理河砂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5条,立案11件11人,其中查处充当‘保护伞’2人,留置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人。县纪委监委正重拳出击,依法严惩黑恶分子,对黑恶势力的‘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査到底、决不姑息!”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