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城市文明之魂 发挥榜样力量 弘扬时代正气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肇庆市道德模范基层宣讲报告会深入各区开展,道德模范李肇殷、钟鉴强等人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用他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将时代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群众,并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

市道德模范钟鉴强深入社区、学校,积极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赵一铭 摄

市道德模范钟鉴强深入社区、学校,积极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西江日报通讯员 赵一铭 摄

近日,肇庆市道德模范基层宣讲报告会深入各区开展,道德模范李肇殷、钟鉴强等人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用他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将时代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群众,并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

创文工作中,我市把宣传先进典型、先进事迹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模范的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汇聚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使精神文明如春风细雨般润物无声,沁入人心。

在高要区南岸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展示十分醒目,深入人心。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在高要区南岸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展示十分醒目,深入人心。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发挥榜样力量 弘扬时代正能量

道德模范宣讲活动通过道德模范视频播放、道德模范宣讲、表演道德模范小品等形式,向基层群众展现道德模范的风采与事迹。高要区第一小学一位学生在聆听了道德模范李肇殷的故事后,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学生,虽然不能像她那样帮助别人,但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帮助别人,传递爱心。”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肇庆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通过道德模范宣讲、建设公共场所宣传阵地等方式方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最广泛的凝聚共识、最广泛的践行。

在市级宣讲报告会取得良好成效后,各县(市、区)也陆续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会,邀请本地道德模范或身边好人现场讲述个人经历,分享道德感言,增加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群众心里生根发芽。

近段时间以来,肇庆各种好人好事在媒体广为流传:路遇幼童病情危急,民警驱车护送;市民在街头晕倒,众人合力帮扶;好心女子扶起跌倒的老人,并送其去办业务;肇庆护士在飞机上挺身而出,及时救助病发儿童……现今,肇庆每一位市民都可能成为身边人的榜样,他们在平凡中铸就伟大,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在弘扬社会正气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令越来越多的人见贤思齐。这在肇庆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暖流行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上至80岁老人,下至5岁幼儿,都纷纷加入服务“铁骑大军”的队伍中。2019年春运期间,肇庆已经连续第17年开展“暖流行动”,数万名志愿者为“铁骑大军”熬粥烹茶、嘘寒问暖、保驾护航。

“暖流行动”是肇庆志愿服务品牌。在高
要小湘服务点,志愿者服务路过肇庆的“摩托大
军”。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暖流行动”是肇庆志愿服务品牌。在高 要小湘服务点,志愿者服务路过肇庆的“摩托大 军”。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营造良好氛围 文明精神润物无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离不开我市一直以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善于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以文明精神“扮靓”城市面貌。走在城区各主要路段能看到,我市以宣传栏、候车亭、公交车、出租车、LED屏、工地围挡、景区景点等为载体,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公益广告,让文明随处可听可见。

在市区牌坊广场和七星岩东门广场,建成2年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意表盘热度不减,成为两个广场的“地标建筑”。市民经过那里都会抬头注目,观看当前的时间是哪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

同时,我市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家风、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改造项目中,在老旧小区中,不见脏乱差,只见新思想,把肇庆的历史文化与文明新风尚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位于端州区文明路的气象局宿舍小区,有硬底化的道路、电动闸门、修缮好的花基和健身器材,但最显眼的还是墙上印着的文明新风尚版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卡通画,居民每天进出都能看到,可谓是将新时代文明精神刻入市民心中。“我特别喜欢这些新风尚宣传画,家里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都会指着这些画,问我这是什么意思。”该小区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带着孩子,在小区内上一次“道德课”,“能让孩童从小就处于这种氛围中,是一件十分好的事。现在的肇庆,文明教育随处可见。”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