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市是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海滨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护生态、谋发展、促合作,力争更有为,大作为。
程海滨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对肇庆市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参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站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角度,他认为,实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为粤港澳生态环保合作提供了新机遇。粤港澳三地水陆相连,生态环境质量休戚相关,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护好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屏障对肇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护生态、谋发展、促合作等方面应更有为,可大作为,生态环境部门将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目标,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千亿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程海滨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3年到2018年,我市城区空气质量实现“五连进”;西江、贺江等大江大河肇庆河段水质优于Ⅱ类标准,为广州、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逾千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接下来,生态环境部门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落实《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信心、动真碰硬、标本兼治,全面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土壤防御战,力争到2020年,全市AQI达标率达到90%,省考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达到100%,实现环境质量如期达标,积极将肇庆打造成大湾区最美的生态绿洲。
同时,我市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努力实现“绿富同兴”。生态环境部门将贯彻落实《肇庆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年)》,坚持绿色发展,践行“三个绝不”,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我市陶瓷等传统低效产业退出和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借助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永久会址这个优质平台,逐步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努力把我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效益,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作出肇庆担当。
程海滨表示,我市将继续参与粤港澳区域协同联动,持续改善我市宜居环境。我市将继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合执法,并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在大气、水污染等方面的联防联治,落实《粤港澳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加强多污染物联合减排,推进车、油、路、港联合防控,协同控制臭氧和PM2.5污染;强化西江、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切实保障饮水安全;联合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跨界处置行为,系统推进区域内固体废物处置,提高大湾区循环发展水平,努力使大湾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另一方面,我市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程海滨表示,大湾区其他城市在环境管理、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对接和推广,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积极探索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专家服务团队,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把脉问诊,并开展环保技术与产业对接合作;参与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西江、北江、绥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不断提升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