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巩固所学知识,赢在新学期 语数英三大学科如何衔接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进入初中,学科增多,难度加大,而且在教学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此时,如何保障学好小学语数英三大学科的基础上,初中更上一层楼。记者采访了我市三位资深教师,就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传授独门秘诀,以期帮助同学们巩固旧知识,赢在新学期。

进入初中,学科增多,难度加大,而且在教学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此时,如何保障学好小学语数英三大学科的基础上,初中更上一层楼。记者采访了我市三位资深教师,就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传授独门秘诀,以期帮助同学们巩固旧知识,赢在新学期。

语文学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成绩的进步往往比较缓慢,换言之,语文学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且相较于小学,初中语文学习的容量加大了,要求也有了很大提升”。语文老师王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只会机械性地记忆,而忽略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出现了阅读理解能力弱、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匮乏等一系列的问题。进入初中后,随着语文课本增加了文言文、古诗词、名著以及长篇作品的阅读,常常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因此,中小衔接的暑期,家长要帮助孩子巩固已经学的基础知识。“其中,越基础的知识越不能忽视,读音、字词、错别字以及古诗词这些都需要学生不断回顾和复习,它们就好像房屋地基,地基不扎实,房子就会不稳固。”王老师表示,家长还要培养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以及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孩子做好有效的积 累,提 升 阅 读和写作能力。

另外,语文学习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大量的感悟与大量的动笔。

数学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对于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数学学习则要求学生懂得思考,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数学学习要想如鱼得水,需要学会系统的整理和归纳能力。”从事数学教学二十余年的谭老师介绍,初中对数学逻辑严密性的要求提高了,“小学一般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于其中的原理探索比较少,而到了初中,学习代数式后,学生就要清楚地通过计算推理来理解各种变形,做题也不再是简单的练习,更多是需要学生从做题中学会举一反三,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谭老师还建议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通过每日的预习、复习、训练、总结等环节才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点。家长则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归纳、总结、改错,系统梳理数学知识结构,掌握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学好数学尽管要求学生懂得思考、归纳、总结,灵活变通,举一反三,但也需要熟记各类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也是举足轻重,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如果基础不牢固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英语学习: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阶段英语能考90多分,初一学起来觉得也还行,但是很多孩子升入初二、初三就感觉英语越来越难学。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在小升初过渡阶段没有进入状态以及找不到学习方法使然。

事实上,小学英语单词不多,语法点比较少,学生们普遍感觉简单轻松,但进入初中之后,英语课堂基本上都是英文授课,节奏快、容量大,难度明显增加,除了以往的听说能力,对文本的理解还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孩子在英语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最后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这是家长普遍反馈的情况。

英语老师李老师建议,要实现良好的衔接,还需注意在暑假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天坚持听英语,写英文日记,学习如何预习复习、整理错题集等。”

“其实英语和语文一样,想要学好都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李老师建议,暑假时间还是要回归到对英语阅读和兴趣的培养,此乃非常关键。“可以让孩子多阅读一些与他们 英语能 力 相 吻 合 的原 版 读 物,多学 唱几首喜欢的英文歌曲,多看几部优秀的原版电影。”李老师鼓励学生们,如果小升初衔接得好,树立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完全有机会成为英语尖子生。

西江日报记者 吴问胜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