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幼小衔接,究竟衔接什么?校长、老师和过来人为您支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当我们谈论幼小衔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幼小衔接作为家长乃至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因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而孩子升入小学之后,无论是生活常识、社会规则,还是学习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乎,如何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就成为所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亟须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记者专访了肇庆市凤凰三立学校校长鄢奎义、肇庆学院附属中学小学部主任梁昭妍以及家长,归纳总结常见的疑问及其解决方法与经验,以期让处于孩子学业“岔路口”的家长可以找到准确的出路。

西江日报记者 唐锦洪

幼小衔接的内容包括哪些?作为家长,应该准备些什么?

鄢奎义: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大概存在五种变化,首先是身体上的变化与身份的转变,第二个变化就是同学之间的变化和个人学习上的变化,第三个变化是老师的变化,本质上是学习方法的改变,因此,在过渡期间,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注意进行疏导。第四个变化就是学科的变化。最后一点变化是自我管理的变化,在幼儿园不管是上学放学抑或课堂都相对随意,但小学则不一样,这涉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认识、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以及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上的变化之后,家长就可以对症下药了,而且做幼小衔接的工作,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让孩子亲临其境,实地体验,因此家长一定要带小孩到小学看看,有机会的话也让孩子体验一下小学的课堂,激发孩子向往小学、向往更高学府的欲望,同时让孩子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之间多做交流,激发其对小学生活和学习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带小孩到小学参观体验,应该留意学校的办学理念,因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人生规划非常有帮助。另外,要看学校的硬件设施。第三点要看的是,学校课程的设置,以肇庆市凤凰三立学校为例,该校特别为学生开设十大 “立德立志立身”的课程。而学校办学理念和课程落实是否执行到位,这与学校的管理和师资队伍有关,如肇庆市凤凰三立学校十大课程中的经典国学课程都是邀请全国著名的老师,所以家长带小孩到学校体验的时候就要了解该校的管理与师资队伍。

另外,家长在时间上和孩子要做好对接,引导他们的时间管理,因为小孩读幼儿园的时候,尽管也有不少规矩,但更为生活化,对时间也没有硬性要求,而小学则截然不同,不仅行为规范要求比较严格,包括学生上课不能迟到、早退、上课期间不能随便说话和如厕。

最后,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因此,家长们要学会身教重于言传,譬如一些家长要求小孩放学不能玩游戏看电视,要求他主动做作业,而自己却捧着手机不放,小孩又怎能出淤泥而不染呢。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我的言行,对孩子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小孩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梁昭妍: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大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

首先要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同时,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同时,入学后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任务意识。

第三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比较快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较好。

最后要培养小孩的独立性。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此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质,多晒晒太阳,多在野外玩耍运动,吃得饱吃得好,使之阳光快乐,身心健康状态是最重要的。另外,小孩子应该睡满十个小时,孩子睡得好不好是家长的责任。

过来人谈幼小衔接

张女士的儿子目前就读三年级,回忆儿子幼升小的那个阶段,她不仅在网络、相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还请教了相熟的老师以及过来人而总结道,幼小衔接从幼儿园大班甚至中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家长无需杞人忧天,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在幼儿园期间能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基本上都能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张女士介绍道,经过幼儿园三四年的学习,小孩绝对可以在吃、喝、拉、撒、睡等生活各方面能够做到自我照顾和自我管理,所以只要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小孩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会出现很大问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她儿子的一个同学长期被家人宠着,上了一年级之后依然如此,以致于饮食作息不规律继而殃及学习成绩。

张女士还表示,小孩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幼儿园和老师按照相关规定而没有教授拼音、算术之类的知识,此时她非常担心,但幼儿园的老师则宽慰她,尽管没有教授具体的知识,但幼儿园和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小孩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包括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反馈习惯、任务意识和注意力与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等方面,当孩子具备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之后,上了一年级自然而然能够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

女儿正在读高三的何先生告诉记者,十五六年前,其女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工作比较忙以及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比较肤浅,那时候并没有做什么准备,就是报名时间到了就去报名,仅此而已,不过,何先生表示,女儿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自律性,包括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上了幼儿园之后和她约定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到了小学则增加放学回家之后先做作业再看电视之类的约定。何先生强调,一个人如果拥有较强的自律性,做什么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事实上,从小学到高中,何先生及其妻子从来没有监管过小孩的作业完成情况,而女儿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