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开朗的陈植洲。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当过兵,干过包工头,做过村干部,如今年纪大了,养起鸡鸭鱼,自给自足还略有储蓄。住在山坡上的房子里,枕着凉风,听着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幸福和满足感洋溢在陈植洲的脸上。
“我快60岁了,看得出来吗?”健谈的陈植洲一见到记者,哈哈大笑 起来。脸泛红光、双目有神、声音爽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近10岁。“我如今无灾无病,乐得自在,还得感谢那段当兵经历。”说着,陈植洲的思绪回到了参军岁月。
陈植洲是德庆县武垄镇武垄村人。1980年,他应征入伍,到广西崇左某部队当工兵,负责地雷排查。这是一项高危工作,一有不慎,将有生命危险,需要工兵具备很强的侦查能力。在当兵期间,陈植洲严格遵守军纪、执行命令,养成了严谨作风和大局意识,也练就了强壮体魄。
1983年退伍后,陈植洲去东北打拼,跟人做工程。“出去混得混出个人样来。”随着做的工程增多,陈植洲开始承包工程搞装修,做包工头。当过兵的陈植洲严守党纪国法,把装修出高质量的楼房作为使命和责任,在东北的装修界声名远播。21世纪初,广州火车站站前路要建地下贸易商场,建设单位找到了陈植洲,让其负责整个地下贸易商场的设计装修,这一直让他引以为豪。
“在东北打拼了20年后,我想回家乡发展了。”陈植洲说,2006年,他回到武垄村种起了柑桔。村民们看到他有能力有担当,于是推选他做了村委会副主任、村长。
在担任村干部期间,走南闯北的陈植洲深知知识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在他的推动下,村里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奖励资助贫困学子读书。同时,他发动乡贤建设家乡,做好村子的饮水工程和水利工程。
做了3年村干部后,陈植洲选择退下来,让年轻干部顶上磨炼。虽然不再担任村干部,但陈植洲一直心系村民,村里有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大家都会找他帮忙调解。
不做村干部了,陈植洲也没让自己闲下来。他承包了该镇云楼岗村的山头,在山坡上种上了柑桔、黄花梨,建房子住下来,每天割草喂鱼,锻炼身体,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过着充实的生活。
记者看到,陈植洲的房子有一个庭院,树下摆放了几张石桌石凳,旁边还立起了一个大水车,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他说,每年都有很多战友和东北的朋友来这里小住几天,欢聚联谊。陈植洲说:“我们当过兵,更应该知道国家的和平来之不易,要想过好生活,还需靠自己努力奋斗。”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张水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