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德庆优秀退伍军人 陈植洲 闯荡东北二十载 回乡为民谋福利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当过兵,干过包工头,做过村干部,如今年纪大了,养起鸡鸭鱼,自给自足还略有储蓄。住在山坡上的房子里,枕着凉风,听着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幸福和满足感洋溢在陈植洲的脸上。

乐观开朗的陈植洲。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乐观开朗的陈植洲。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当过兵,干过包工头,做过村干部,如今年纪大了,养起鸡鸭鱼,自给自足还略有储蓄。住在山坡上的房子里,枕着凉风,听着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幸福和满足感洋溢在陈植洲的脸上。

“我快60岁了,看得出来吗?”健谈的陈植洲一见到记者,哈哈大笑 起来。脸泛红光、双目有神、声音爽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近10岁。“我如今无灾无病,乐得自在,还得感谢那段当兵经历。”说着,陈植洲的思绪回到了参军岁月。

陈植洲是德庆县武垄镇武垄村人。1980年,他应征入伍,到广西崇左某部队当工兵,负责地雷排查。这是一项高危工作,一有不慎,将有生命危险,需要工兵具备很强的侦查能力。在当兵期间,陈植洲严格遵守军纪、执行命令,养成了严谨作风和大局意识,也练就了强壮体魄。

1983年退伍后,陈植洲去东北打拼,跟人做工程。“出去混得混出个人样来。”随着做的工程增多,陈植洲开始承包工程搞装修,做包工头。当过兵的陈植洲严守党纪国法,把装修出高质量的楼房作为使命和责任,在东北的装修界声名远播。21世纪初,广州火车站站前路要建地下贸易商场,建设单位找到了陈植洲,让其负责整个地下贸易商场的设计装修,这一直让他引以为豪。

“在东北打拼了20年后,我想回家乡发展了。”陈植洲说,2006年,他回到武垄村种起了柑桔。村民们看到他有能力有担当,于是推选他做了村委会副主任、村长。

在担任村干部期间,走南闯北的陈植洲深知知识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在他的推动下,村里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奖励资助贫困学子读书。同时,他发动乡贤建设家乡,做好村子的饮水工程和水利工程。

做了3年村干部后,陈植洲选择退下来,让年轻干部顶上磨炼。虽然不再担任村干部,但陈植洲一直心系村民,村里有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大家都会找他帮忙调解。

不做村干部了,陈植洲也没让自己闲下来。他承包了该镇云楼岗村的山头,在山坡上种上了柑桔、黄花梨,建房子住下来,每天割草喂鱼,锻炼身体,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过着充实的生活。

记者看到,陈植洲的房子有一个庭院,树下摆放了几张石桌石凳,旁边还立起了一个大水车,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他说,每年都有很多战友和东北的朋友来这里小住几天,欢聚联谊。陈植洲说:“我们当过兵,更应该知道国家的和平来之不易,要想过好生活,还需靠自己努力奋斗。”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张水木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