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福钿
我国年均产生废旧手机超4亿部,其中约60%被消费者闲置家中,不足40%流入市场——这是近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统计的一组数据。在肇庆,旧手机的回收和利用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市民、走访手机回收店及专业再生资源企业,了解相关情况。
受访群众:隐私顾虑成回收“拦路虎”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家庭都有闲置废旧手机,隐私泄露顾虑是阻碍其流入市场的最大“拦路虎”。
“家里有近10部废旧手机,想处理又不敢轻易卖掉。”市民梁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家中的废旧手机,其中有不少机龄已超10年。她坦言,这些闲置手机里,存储着重要照片、通讯录、社交平台聊天记录和购物交易记录等核心信息,“如果不能彻底清除这些隐私就卖了,担心给家人带来安全麻烦。”
和梁女士一样,李先生也有多部废旧手机闲置在家。“每次换新机,总有一些资料数没法完全拷贝,那些碎片化信息要是泄露就麻烦了。”他坦言,正是这种对隐私安全的担忧,让他迟迟不愿将废旧手机出售。
采访中,超过七成受访者表示,曾因担心隐私泄露而拒绝出售废旧手机。在他们看来,手动删除数据不够安全,加之对回收企业的隐私保护措施缺乏了解,于是宁愿让手机在抽屉里“沉睡”,也不愿出售。
回收门店:会对数据进行彻底清除
“您这部华为mate60有硬刮痕、充电口轻微损坏,经专业平台测价,回收价为1700元。”11月13日,记者在星湖国际广场的炬旺通讯店看到,多名顾客正在咨询废旧手机回收价格。
店长杜佩婷介绍,该店兼具手机销售与回收业务。其中,机身健康、未换零件、未拆解的手机回收价格相对高,通常为购入价的2至5折。
“为打消机主的隐私泄露顾虑,我们会在帮用户备份资料后,当场启动隐私清除程序,消费者可全程监督。”她说,该店回收后的手机,会通过专业平台,统一交付给有环保资质的再生资源公司处理。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通过回收业务以及“以旧换新”活动,星湖国际广场的炬旺通讯店累计回收废旧手机约600台。
除了集手机销售与回收业务于一体的综合门店,我市还涌现出一批专注于手机回收的店铺。以建设路的一家手机回收店为例,店内陈列着各种品牌的二手手机。
“我们只回收成色较新的手机,在完成数据彻底清除与简单维修后,再将其进行二次销售,让闲置手机重获使用价值,助力资源循环利用。”该店店员说道。
终端处理:涉密销毁+资源再生
回收后的手机如何实现循环利用?记者了解到,除成色较新的机型经处理后流入二手市场交易外,其余旧机将进入专业再生资源公司,通过“涉密销毁+资源再生”模式完成规范化处理。
金盟(广宁)再生资源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胡晓康介绍,作为同时具备涉密载体销毁资质和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该公司构建起“涉密销毁+资源再生”全链条服务,建立了物理销毁、数据消磁、环保处理全流程管理体系。
“针对涉密手机,公司在彻底消磁后进行专业破碎,从中提取黄金、铜、银等贵金属。对于社会回收的普通废旧手机,我们会在消磁后,拆解可利用芯片、晶圆进行二次使用,剩余残渣再破碎提取贵金属。”他表示,整个处理流程实现可视化、无害化、资源化,且规范化处理的环保价值显著。
不过,胡晓康坦言,目前我国手机回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回收渠道分散是主要痛点,“加快行业标准化、透明化建设是破解该难题的关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