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陈亦飘
在怀集县大岗镇,连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形成了一片独特的“蓝色海洋”。板阵之下,节水抗旱稻与中药材茁壮生长,描绘出一幅“上可发电、下可耕种”的立体农业图景。这一“农光一体”示范项目不仅重塑了乡村面貌,更让曾经的闲置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能建投150兆瓦“农光一体”示范项目。 通讯员 陈本康 摄
今年以来,大岗镇新能源发电量突破3200万千瓦时,达到全镇同期用电量的3倍,智能化电网高效输送清洁电力30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万吨。如今每小时有3.3万千瓦时绿电从光伏板注入电网,这些清洁能源可同时点亮33万盏100瓦的LED节能灯,照亮乡村振兴的绿色之路。
怀集大岗镇的蜕变,始于中能建投150兆瓦“农光一体”示范项目的落地。该项目在谭英、梁水、镇南村等3个村流转闲置土地1800余亩,采用光伏板下层种植节水抗旱稻等特色农作物的立体布局,实现单位面积土地效益最大化。这种“一地两用,农光互补”的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产业入驻后,村民幸福感大大提高。”谭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育强感慨道。该项目通过每亩4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和每亩100元的土地管理费,每年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同时提供运维、农业管理等就业岗位50余个,可增加群众年收入4万多元,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的良性转化。
为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大岗镇成功引入江苏同启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6.5亿元,建设300兆瓦时/600兆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磷酸铁锂储能技术。项目配套建设220千伏升压站及15兆瓦时/30兆瓦时储能系统,形成完整的“光能转化—电能储存—电力输送”产业链条。
围绕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大岗镇构建起多层级协同的智能电网体系。建成35千伏岗镇输变电工程,配备2台10兆伏安主变,满足201平方公里区域用电需求。规划建设220千伏燕岩输变电工程,总投资2.5亿元,设计2台180兆伏安主变容量,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后将有效解决区域清洁能源消纳瓶颈。
绿色电力的蓬勃发展,正为大岗镇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据测算,大岗镇“农光一体”项目年均提供的1.4亿千瓦时绿色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这一减排效果相当于等效完成植树造林5万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走进大岗镇谭英村,曾经的低效利用区域已被成片的深蓝色光伏板覆盖。板下农业试验田里,绿意盎然的旱稻与中药材长势喜人。这片土地如今不仅能产出绿色电力,还能为当地村民带来持续的土地租金和就业收入。随着电网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储能设施的不断完善,怀集大岗镇的绿色能源之路正越走越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