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乘“百万英才汇南粤”吉林站东风广聚英才 产业托举政策护航 有梦就来肇庆圆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3场招聘活动累计吸引逾万名学子进场,5153份简历中硕博占比超六成,138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促成近七百个签约意向,超百名求职者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顺利闯关……

记者 苏燕君

3场招聘活动累计吸引逾万名学子进场,5153份简历中硕博占比超六成,138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促成近七百个签约意向,超百名求职者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顺利闯关……

肇庆统筹拿出超500个事业编制岗位,以“带编进校、现场宣讲/现场考试”一站式服务,免除学子求职奔波烦恼。这是东北师范大学专场招聘现场。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摄

肇庆统筹拿出超500个事业编制岗位,以“带编进校、现场宣讲/现场考试”一站式服务,免除学子求职奔波烦恼。这是东北师范大学专场招聘现场。记者 苏燕君 摄

刚刚结束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吉林站)以一份亮眼成绩单,为这场跨越祖国南北的双向奔赴写下圆满注脚。

这场盛会,不仅是广东面向全国广纳贤才的系列行动之一,也是肇庆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在深度链接人才、产业与城市上再次迈出的坚实一步。

岗位优

“硬核”邀约彰引才强信号

在吉林站招聘现场,企业摊位被热情的求职学子围得水泄不通。火爆的求职场景,直观展现这次招聘活动对求职学子的强大吸引力。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广东产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覆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形成了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肇庆身处其中,产业发展同样可圈可点:近年加快培育壮大“两新一电”主导产业,加速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产业振兴之势日益强劲。

此次广东组织企业组团北上引才,是广东与肇庆产业宽度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肇庆一以贯之求贤若渴强信号的又一次全面释放。

肇庆作为此次招聘活动的“主理人”,筹备阶段便聚焦广东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及肇庆“主导+特色”产业,广泛征集市内外重点企事业单位参聘。浏览参聘名单,便如同展开广东、肇庆的产业地图:线上线下近700家用人单位中,既有实力央企,也有风华高科这样底蕴深厚的上市企业,更有小鹏汽车这样的行业新锐,鸿特精密技术、星湖生物科技、元气森林等一批肇庆明星企业也悉数到场。“我就是冲着小鹏汽车来的!”站在小鹏汽车招聘摊位前,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金冠宇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期待。

每一个“硬核”岗位都是一张引才请柬。自“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肇庆便以优质岗位为牵引,组织发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动态挖掘有竞争力的岗位,落实一系列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企业减负稳岗、拓岗扩招。

仅今年上半年,肇庆便释放了近2万个与肇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密切相关的高成长性岗位,为广大英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舞台。

政策好

“真心真金”解纳才密码

“肇庆为当时站在就业十字路口的我提供了个人成长发展的最优解。”肇庆市国资委规划发展科负责人、吉林大学博士李春凤是土生土长的吉林姑娘,她在吉林站招聘现场将自己与肇庆的缘分娓娓道来。吉林市朝鲜族姑娘刘伊诺的话同样真挚:“肇庆将最好的政策、最暖的诚意、最美的山水一并真诚予我。”

引才重良策,政策即秘诀。肇庆远赴吉林跨省送岗,送去宝贵的发展机遇,更借引才大使之口,把自身以“真金白银”礼遇人才之心说个清楚。

为把肇庆打造成为人才近悦远来的良栖之地,近年来,肇庆先后推出《肇庆市“高层次后备干部人才引育计划”实施方案》《肇庆市全域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意见》《肇庆市“人才绿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揽才促就业的政策,同时设立“西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支持专项措施,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肇庆“凤麟卡”“杰才卡”“优才卡”,用“真金白银”和贴心服务向人才抛出橄榄枝。今年,肇庆还实施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建立“一对一”精准对接、“零跑腿”高效服务的闭环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待遇享受、业务代办等服务,打造有速度、有温度的肇庆人才服务品牌。

聚焦人才安居需求,肇庆以多元化政策措施缓解青年人才落脚之忧。如,符合肇庆市“高层次后备干部人才引育计划”有关政策引进到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工作的博士,可获得每人60万元生活补贴;自行租房的可享受同级财政给予的租房补贴;博士、博士后在肇庆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初到肇庆市创新创业就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各类人才可申请入住人才公寓等。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陆佳鑫一直希望能够回到家乡肇庆发展,她兴奋地说:“我觉得肇庆的人才政策很有诚意,对于我们广东学子来说非常友好。”

服务佳

用心真心“肇”唤英才

对于许多高校毕业生而言,求职常常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奔波。此次招聘活动,肇庆统筹拿出超500个事业编制岗位,涵盖教育、医疗、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以“带编进校、现场宣讲/现场考试”一站式服务,免除学子求职奔波之苦,铺就一条更便捷的就业通道。“专场招聘设在学校,为我们省去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让我能更专注、更从容地准备求职。”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赵雅芳说。

此次招聘活动还设置非遗及特色美食展示区、“我是肇庆城市推荐官”互动打卡区、AI面试体验区等多个特色展示区,深度嵌入广东文化、肇庆文化,以“招聘+城市推介”的方式充分展现肇庆温度。这样细心精致的设计,反映的是肇庆对待人才的真心与用心。

为了让更多青年人才安心留在肇庆,肇庆推出“肇青优享”微信小程序,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一站式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整合青年政策、青年实践、青年招聘等内容,让青年人才实现“一机在手,服务全有”。今年5月,肇庆还开通了就业服务专线,为来肇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全天候的咨询服务,让广大毕业生即使身处陌生城市,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对接深

校地携手夯实聚才根基

近年,小鹏汽车、宁德时代、希音等行业巨头纷纷落子肇庆,肇庆产业版图越铺越广。迎来发展高光时刻的肇庆,能够为广大英才提供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干的舞台。

此次招聘活动中,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肇庆市教育局、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肇庆医院等4家单位分别与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及药学院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这意味着肇庆与吉林省高校资源建立了更深度的链接,为后续两地探索跨越祖国南北的校地合作新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校地深度对接的背后,是肇庆结合地方高校专业优势,精准挖潜本地优质岗位的不断努力。比如,此次招聘活动提供的超1.3万个“硬核”岗位横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多个前沿学科领域,与吉林省高校的优势专业及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也精准对接了广东和肇庆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又如,今年3—4月,肇庆携企业奔赴广西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外省高校招才引智,这些学校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优势明显,与肇庆“两新一电”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人岗适配”始终是肇庆引才的题中之义。这一坚持不仅展现了肇庆稳就业促发展的城市担当,更持续为肇庆加快打造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每次招聘,都是新的起点。”满载而归的吉林之行是广东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之举,也是肇庆市引才、育才、留才的关键之举。接下来,肇庆还将乘势加力,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以人才工作的实与效,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就业底盘。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