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好房子”助假期楼市升温!肇庆推动“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跨越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唐耿

国庆中秋假期,山湖城江相拥的肇庆不仅迎来文旅热潮,更在房地产领域奏响品质迭代、供需两旺的新乐章。

从假期前两日全市超600套商品房意向成交,到千人争睹广宁百盈花园第四代生态住宅,再到保利、城投等品牌房企“好房子”项目如火如荼,肇庆正通过品质赋能居住、政策护航转型的独特路径,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行业注入兼具温度与活力的新动能。

需求端表现强劲

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居民对居住品质提升的愿望强烈,对改善型住房的需求日渐攀升。

在肇庆,改善型住房需求表现同样明显。全市常住人口约4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223万人,庞大的城镇人口规模构筑了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基本盘。据调查,有购房意愿的肇庆城镇居民对改善性户型的需求占比超过70%,按人均38平方米计算,需求量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以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为改善性住房推算,需求量更达25万套,巨大的需求体量为市场注入持久动力。

从国庆中秋假期交易数据看,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释放态势尤为明显。10月1日至2日,全市新建商品房意向登记287套、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定金登记316套、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增长58%。其中,高要区、广宁县分别以109套、89套的意向登记套数领跑全市,端州定金登记面积占全市三分之一,凸显不同区域改善需求的同步活跃。

从2025年成交数据看,肇庆改善型住房需求愈发明显。1—8月,肇庆90~144平方米户型住宅销售占比达71%,144平方米以上大户型占比9.3%。可以看出,90平方米以上户型仍为市场主要需求,144平方米以上大户型住宅销售占比持续增长,较2023年提升3.6个百分点。

内生性需求仍是市场火热态势的基石。1—8月,肇庆本地户籍购房者占比64%,怀集、广宁等县域本地户籍购房者占比超80%,返乡置业、亲情改善等需求持续释放。

供给端加速迭代

面对旺盛的改善需求,肇庆房企正以产品革新破局,各类符合“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标准的“好房子”项目加速落地。

广宁百盈花园推出第四代生态住宅,以“垂直街巷,空中四合院”为设计理念,每户配备独立空中庭院,采用容柏生结构优化技术与抗震9级标准,既解决传统大平层缺乏庭院的痛点,又通过垂直绿化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新品发布会吸引近千名市民到场,成为县域改善型项目的标杆。

在肇庆中心城区,品牌房企主导的“好房子”项目已形成示范效应。

——保利云禧御湖打造184平方米环幕双湖大平层,采用100米地标高度、专梯专户设计,坐拥北岭山森林公园与双湖景观资源,定义端州高端湖居标准;

——城投·星悦香江以“阳台+不计容面积占比超32%”的高实用率设计,推出248平方米等大户型产品,满足多代同堂的改善需求;

——保利琅悦结合东方园林、“一园三堂”归家礼序,将宋文化美学融入居住空间,成为端州中式改善住宅的代表。

这些项目不仅填补了肇庆高品质住房供应缺口,更以“新规+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实用率较传统旧规项目提升20%以上。

政策端保障强化

一直以来,肇庆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稳市场、促转型”作为核心任务,以“精准服务+政策创新”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保驾护航。针对企业信心不足等问题,肇庆建立一项目一策服务体系,协调解决土地、融资等难题,推动落实房企白名单制度,确保项目正常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同时探索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助力去库存。

为激活市场活力,肇庆更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国庆前,肇庆组织60个楼盘推出9000多套房源参与金秋优惠活动,鼎湖区、肇庆新区等地房企走进产业园区开展团购促销。

为进一步满足改善型住房需求,肇庆出台“好房子”建设工作指引,鼓励房企加大改善型产品开发,推动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升。

为实现差异化发展,肇庆引导建立县域聚焦返乡置业需求、中心城区发展高端改善房产、肇庆新区等地承接旅居养老需求的开发布局。如鼎湖区依托生态优势推出旅居项目,吸引东北、西北及珠三角养老群体。

未来发展路径清晰

从当前态势看,肇庆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路径愈发清晰。在需求端,随着城镇化率提升,肇庆农村人口进城及县域改善需求仍有巨大释放空间,叠加超25万套的改善型住房需求,为市场提供长期增长潜力;在供给端,肇庆以第四代住宅、中式园林大宅、高实用率大户型为代表的“好房子”将成为主流,推动行业从增量开发向品质提升转型。

国庆中秋假期楼市的旺势,既是市场对肇庆“好房子”的认可,更是对党委政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信心反馈。未来,随着更多改善型项目落地、政策支持持续加码,肇庆将进一步搭建供需匹配桥梁,以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的跨越。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