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发精彩 广发银行第五届“自在卡杯”广场舞大赛多地启幕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纵深推进,广发银行落实体育强国建设,举办第五届“自在卡杯”广场舞大赛,将养老金融服务与大众文化活动深度融合。本届大赛以“山河舞风采,自在向健康”为主题,目前已在全国近30个城市火热开展。各赛区结合当地特色,将广场舞与地域文化、金融知识普及等元素巧妙融合,让中老年群体在享受文化乐趣的同时,直观感受养老金融带来的便捷与温暖。

自2016年起,广发银行率先推出以“自在卡”为载体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依托中国人寿集团保险专业底蕴,持续深耕养老金融领域,构建“保险+银行”养老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从养老规划到颐养天年的一站式养老服务。“自在卡杯”广场舞大赛作为广发银行养老金融服务的特色活动之一,已成功举办多年,从单一文化活动升级为集“精神文化供给、金融知识普及、养老服务体验”于一体的全国性银发服务平台,赢得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广发银行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

上海:舞映申城,金融护航

9月2日,上海中福会少年宫活力涌动,近200位来自上海各区的舞蹈爱好者齐聚赛场,以灵动舞姿打响赛事头炮。本次大赛创新融合“养老金融”“银发经济”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核心主题,不仅是一场艺术竞技,更生动勾勒出沪上银发人群“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鲜活图景。

赛场上,各支舞队的表演尽显创意与活力,既有民族舞的柔美灵动,也有二次元风格的俏皮活泼,每一个舞步、每一段旋律,都展现着银发群体积极开放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福州:闽江之畔,金融添彩

9月13日,福州赛区广场舞大赛在福州“城市会客厅”——闽江之心圆满收官。赛事巧妙将动感舞姿与江岸风景相融,让艺术展演进一步点亮城市风光。

15支参赛队伍、200余名中老年舞者以舞为笔,在江畔舞台上勾勒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绚丽画卷。整齐的舞步踏响活力节拍,灵动的身姿展现银发风采,他们不仅带来了堪比专业级的舞蹈盛宴,更吸引近千名市民驻足观看,现场掌声与江风交织,成为闽江之畔动人的风景。

太原:银社共舞,守护同行

太原赛区的比赛以“社区共建”为核心,由广发银行太原分行携手多社区共同策划举办,不仅将广场舞大赛直接落地社区,让中老年朋友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竞技,更在赛事推进中深化了银社协作默契,举办金融教育特色活动,为社区生活品质提升注入新活力。“最意外的是能在自家社区跳舞,还顺带把实用知识学了!”太原的张阿姨笑着分享,“这次的套圈游戏特别有意思,玩着玩着就把防骗技巧记住了。广发银行不仅给我们搭了跳舞的舞台,还帮我们守住‘钱袋子’,这种安排太暖心了。”

沈阳:政企联动 舞绽银龄

沈阳赛区以政企紧密协作为特色,由广发银行沈阳分行携手沈阳市体育局、沈河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为赛事保驾护航,让银龄群体的文化生活更有支撑。

现场汇聚省内21支优秀舞队、330位舞蹈爱好者,大家以舞会友、以赛传情,在舞台上共同奏响健康与快乐的旋律。“从场地布置到赛程安排,都特别规范,评委也都是电视台和广场舞协会的专业老师,点评特别到位,能让我们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能感受到银行是真的在为我们中老年朋友着想。”参赛者王叔对比赛高度评价。

哈尔滨:舞暖温情 广发相伴

9月20日,“自在卡杯”广场舞大赛哈尔滨赛区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里热闹上演,专业赛事与暖心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现场氛围热烈又温馨。本次大赛特邀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银联黑龙江分公司相关领导亲临现场;哈尔滨市广场舞健身协会专家组成专业评委团,从舞蹈节奏、队形编排、精神风貌等维度细致评分,让参赛长者感受到专业赛事的严谨。

现场互动环节则深度融入“自在卡”养老权益、长者饭堂助老服务、第三代社保卡惠民活动,让养老金融服务与长者生活场景紧密结合。

本届大赛不仅覆盖范围广泛,更以多元模式打破传统办赛局限:一方面深入社区基层开展活动,将舞台从星光熠熠的大型场地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将活力赛事融入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同步拓展线上赛道,在长沙、南昌、茂名、江门、梅州、河源等地推出轻量化参与的线上赛事,参赛者无需线下集结,通过视频提交作品参与比拼,让不同地区的舞蹈爱好者都能参与其中。赛事期间,活动现场还同步提供便民金融服务,将文化竞技与民生需求深度结合。

第五届“自在卡杯”广场舞大赛总决赛预计将于11月中旬在广州举行,届时全国优秀舞队将齐聚羊城,共同角逐大赛最高荣誉,续写银发风采新篇章。

未来,广发银行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丰富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将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打造成传递养老服务温度的重要窗口,助力银发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生活愿景,为推动我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贡献“广发力量”。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