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明红
“哪用跑窗口?直接扫家门口的‘数字门牌',缴费、办事、技能培训都能搞定!”近日,鼎湖区坑口街道迪村居民吴先生对近年的新变化赞不绝口。
近年来,鼎湖区聚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数字化赋能、网格化治理、民情响应闭环和文明实践积分体系等创新举措,推动乡村治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型,蹚出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径。
“黄婆婆,我们来看您啦!”根据“数字门牌”后台提示,坑口街道苏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白永忠早早来到独居老人的家中入户探访。
立足数字乡村战略,鼎湖区打造“1+8+N”服务体系的前端数字化平台“数字门牌”,集成党务、村务、政务等八大功能模块,拓展200余项服务场景,努力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
目前,“数字门牌”已在鼎湖区实现住宅全覆盖,累计安装约7.2万块、服务群众约8万人次,并延伸开发商铺文明码、社区楼栋码等创新产品,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设。
鼎湖区还结合“数字门牌”推出文明实践积分体系,大大提升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该区持续深化“邻里先锋”项目建设,设置环境治理、文明宣传等48个积分项目,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积分奖励。同时创新“积分贷”“信易贷”等金融产品,推动“线上积分—线下兑换—信用增值”多维转化。目前,全区53个行政村实现积分制全覆盖,累计12.6万人次参与,兑换奖励3800余次,构建起“以德积分、以分促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从“细处”着眼、“实处”发力,鼎湖区积极探索智慧立体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235个智慧网格如同神经末梢般覆盖全区。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长、3类兼职网格员和多支志愿队伍,形成“1+3+N”的治理模式,构筑“区—镇—村—微”四级网格架构。通过“粤平安”智能分拨系统,网格事件从上报到办结实现全流程闭环。
2025年以来,鼎湖区完成关爱人群入格率100%,上报网格事件104件,全区各镇(街道)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粤平安”群诉系统)343件,化解率100%。
为进一步破解回应群众诉求职责不清、衔接不畅、合力不强等难题,鼎湖区深化“四下基层”制度,截至目前已组织22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入户问民情、暖心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1.8万人次,解决群众问题800余个。该区还建立民生诉求分级分类处置机制,将问题划分为简单、普通、疑难三个等级,分别实行“即时办”“提速办”“提级办”。截至目前,累计办结群众诉求1200件,解决时效提升60%,回访满意率达98.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