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江日报》报道,清晨6点多的西江雾气氤氲,陈永豪骑着电动车匆匆赶到渡口。这位穿着白衬衫、背着图纸包的年轻人,看起来与周围赶早市的村民并无二致。但鲜有人知,这个每天往返一江两岸禄步圩镇与镇南村的搭渡人,曾是深圳某知名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如今是高要区禄步镇“喜园”民宿的创始人,被镇政府授予“乡村美学工坊CEO”的新身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发展呈现出更大潜力和更多机会,“乡村CEO”“民宿管家”“电商达人”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从乡村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CEO”就像是乡村发展的“领航员”,他们凭借独特的商业眼光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将分散的乡村产业发展资源整合起来,推动产业融合,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力量。高要青年陈永豪返乡创业,以专业素养赋能乡村振兴,将废弃戏院改造为文化新地标,并雇佣本地村民参与建设运营,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融入农旅融合项目,推动露营、骑行等多元业态发展,为众多返乡创业青年树立了榜样,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以“乡村CEO”为代表的专业人才涌入乡村,以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管理运营乡村资源,培育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有效延展了乡村发展的触角和视野,打开了一扇扇连接更广阔市场的大门。以往在乡村“沉睡”的资源,也因为这种带动力量而被激活。可以说,他们既是乡村产业的“操盘手”,也是城乡要素流动的桥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乡村CEO”专业能力优势,挖掘乡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将乡村的绿水青山、特色农产品、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包装,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让乡村的特色资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为乡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乡村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品类繁多,部分“乡村CEO”与乡村实际融合的初期不一定一帆风顺,且目前“乡村CEO”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广大乡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的“乡村CEO”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实践项目以及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乡村CEO”潜在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此外,要让“乡村CEO”真正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使先进发展理念与乡村实际相契合,从而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
“乡村CEO”是乡村发展的新动力,为广阔田野点亮了新希望。外部人才、资源和项目的不断引进,与乡村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乡村发展终究要以农民为主体,振兴乡村要靠生长于斯的父老乡亲。在引导“乡村CEO”发挥头雁作用,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汇聚众力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气象。
纸 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