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以青春力量激发乡村新希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青年是社会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乡村则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广阔天地。据《西江日报》报道,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下,一批怀揣火热梦想的肇庆青年,积极投身肇庆市兴乡创业的浪潮中。他们扎根乡土、发挥才智,兴农、助农、联农、带农,用青春在乡村沃土书写青年担当,为肇庆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力量。

大学毕业生江晶晶返乡创业将鳜鱼养殖做成致富产业链,带动周边191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86万元;“85后”香港青年余威在怀集深山种出千亩茶园,将“新岗高山青茗茶”打造成为怀集县乃至肇庆市重要特色农产品……在肇庆奋斗的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不是发展的“边角料”,而是青春绽放的“新沃土”。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这场始于梦想的选择,早已超越个体奋斗的范畴,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时代注脚。

越来越多青年走进肇庆乡村干事创业,源于肇庆创新创业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百千万工程”等机遇助力。从创业补贴到技术扶持,从贷款贴息到税收减免,制度支撑让“想回来”的人“回得来”、让“留下来”的人“干得好”。这些返乡青年眼界更开阔,在政策风向感知上更敏锐,更擅长捕捉乡村创新创业发展新契机。他们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不仅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业转型升级,更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发展理念。

从更深层次看,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折射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转变。在过去,“走出乡村”曾是不少年轻人的选择,而如今,越来越多青年意识到乡村蕴含着巨大潜力与发展机遇。他们选择扎根乡土,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是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这种转变,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从个体奋斗到带动群体发展,从单一产业到多元业态,青年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故事。相关部门要为青年在乡村干事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如建立青年创业者联盟、打造乡村振兴孵化器、构建产学研对接平台等,让零星的“创业星火”渐成“燎原之势”,这样才能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青春的活力与乡村的潜力相遇,必将激发无限的创造力。愿更多青年带着知识、带着梦想、带着情怀走向广阔田野,让青春在泥土中扎根,让希望在耕耘中生长——这,才是乡村最美的画卷。

张忠德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