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2月2日,广西桂平市大洋镇周实村村民李赵红与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共同庆祝小年。他和妻子在广东中山市大涌镇开快餐店,已工作20多年。以往,夫妻二人开了10余年摩托车回家,今年1月下旬放假后,选择搭乘老乡的小车回家与父母、小孩过年。
听闻记者来自肇庆,采访以往暖流行动经历,李赵红在电话里不禁激动地说道:“非常感谢肇庆人民,多年来为我们这些摩托大军提供照顾,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的情谊!”
以往,李赵红每年从中山出发返乡,一般选择早上6时出发,穿好几件衣服,戴上手套和围巾,带上给孩子准备的各种礼物,驾驶摩托车花费近十个小时回乡。这一趟旅程在旁人看来或许十分酷,但是对于他们夫妻二人来说却是刻骨铭心。“那么多年,这一趟旅程有辛酸,有感动。”他跟记者说。
刚开始返乡时候,李赵红驾驶摩托车途中遇到降雨,天雨路滑导致他们在半夜时分不慎摔倒。那时,沿线还没有设置暖流服务站点,他只能推着摩托车来到路边一个维修店维修。“当时真的感觉十分无助。”他说。
还有寒冷天气,对摩托车大军来说是巨大挑战。2017年返乡期间正好遇上急剧降温,李赵红此时却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旅途上处处能感受到“暖意”。
当时,李赵红一来到肇庆市高要区小湘暖流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就为他们递上热粥、姜茶,然后坐在站内提供暖炉旁驱除旅途带来的寒意。这里还有专职维修人员为他的摩托车进行维修保养。“我也去过其他城市暖流服务站,整体来说肇庆的服务站各项服务齐全,工作人员很贴心。”他说。
随着经济发展,外来务工者收入水平提高,各种出行方式快速发展,摩托返乡大军人数也慢慢地减少。2020年是李赵红最后一次驾驶摩托车返乡。这一年央视媒体也跟着他们一起回乡,采访他们返乡心路历程。
“路好走了,服务也更加完善,摩托大军也少了。”李赵红谈及近年来返乡变化时说道。他身边不少同乡都购置了汽车,每逢春节前夕,几位老乡拼一台车结伴回乡成为新常态。自此以后,李赵红夫妻也选择和老乡拼车回家。“汽车走高速,比摩托车平稳,耗费时间更少。”他说,“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冷风冻雨侵袭。”
如今,李赵红的大儿子、小女儿都20多岁,在广西桂平工作生活,他们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李赵红透露,计划在2月19日搭乘同乡的汽车返回中山。谈及明年春节返乡期望时,他笑着讲道:“我希望今年能够购置一台小车,明年能够自己开车回家过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