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配建车位,盘活路边泊位,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肇庆综合施策纾解停车难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端州区宝月路立体停车场,可为市民提供108个车位。

端州区宝月路立体停车场,可为市民提供108个车位。

停取车实行智能管理。

停取车实行智能管理。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图/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停车问题关乎民生,而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肇庆市城管局围绕群众反映集中停车难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双管齐下,全力盘活停车资源、增加车位供给,多措并举,全市规划新增停车位4318个,纾解了停车难。

立体停车场好处多,1辆汽车上可“叠”9伙伴

纾解停车难,我市首先做的是增加公共空间配建泊位供给的“加法”。去年8月,端州区宝月路立体停车位项目交付端泊停车场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开放。项目共计108个车位,缓解了端州区妇幼保健院、端州区图书馆等周边停车难问题。

项目采用PSC型10层机械式停车设备,相当于在1辆汽车上面,可“叠”9辆汽车,最大限度利用了空间资源。而取车的速度,相比传统立体停车库更快。除此以外,立体停车位均有安全设置,市民停车进场后设备会自动提示车辆停放状态,以及停放提醒。驾驶员停放后离开停放仓,才可以完成停放操作,保证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取车的时候,驾驶员通过门口旁边的触摸式屏幕,选择自己的车牌号即可。

受访市民表示,立体停车场的启用,不仅方便周边群众,对于就医的市民也提供了便利。“以前要停到外面,停好车又往回走,现在旁边有停车场,对孕妇、老年人都方便,大大缩短了就医等待时间。”市民梁女士表示。

端泊停车场管理有限公司停车场管理人员透露,车场停车首小时免费,24小时之内最高收费24元。另外,停车场还提供闲时的月卡优惠套餐,每月150元,可用时间段从晚上7点到次日早上7点。

除了宝月路立体停车场,四会市马田公园配建的地下停车场,也于去年正式启用,可提供156个停车位,纾解了周边停车难题。

政府提供贴心服务,增600余车位助企业停车

盘活“沉睡”的停车资源,让车位“活”起来,为企业办实好事好,真正感受到政府的贴心服务。

肇庆高新区以工业用地为主,白天主要停车需求为厂区员工的通勤车辆。由于部分企业当年在建厂期间,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停车需求,导致有些厂区出现停车不规范等现象。

为此,肇庆市城管局高新区分局去年多次会同市交警三大队,实地研究解决路径,科学施划,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去年,新划的停车位涵盖了曙光街延长线、古驿街、光明支路、景泰二路等路段,让车位“活”了起来,大大缓解了广大企业员工停车难问题。目前,肇庆高新区已完成新增停车泊位672个,其中路外(含配建)停车场泊位453个,路内停车泊位219个。

据了解,出现停车难现象,主要原因是资源不匹配。我市对于已实行路内停车泊位收费的区域,运营企业通过建立智慧停车系统,实时公布辖区内道路停车泊位的分布位置、泊位数量、使用状况和收费标准等信息,引导机动车合理、有序停放。“通过大数据更有效调配停车资源,让车位空闲情况更清晰,市民停车更方便。”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

创新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是我市纾解“停车难”的重要策略之一。1月26日,记者来到端州区壹品湖山公共停车场见到,场内车辆停放井然有序,环境干净整洁。然而,这里以前曾无人管理、市民乱占车位等,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对此,我市相关部门与业主方等进行沟通,最终引入了社会资本,由肇庆市广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公司去年投资40万元,对停车场实施地面平整、绿化建设、进出口设置等改造工程,并在去年10月1日正式实行收费管理,向周边居民提供160个车位。

壹品湖山公共停车场只是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运营的范例之一。还有仙女湖景区停车场、大旺景泰汇停车场、金利物流园停车场、夺彩大厦停车场等,它们在社会资本的参与下,最大限度盘活现有停车资源,全面持续推进停车资源社会共享。

肇庆市停车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唐业毅表示,新版《肇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去年正式施行,增强了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停车场的信心。不过,他也认为,要进一步加快社会资本参与,还需要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进一步创新运营模式。

车位情牵大民生。接下来,市城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将围绕《肇庆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综合施策、精准施策,进一步缓解公共停车泊位总量偏少、分布不均,老旧城区停车难、停车不便捷等问题,促进肇庆市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和品质提升。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