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赖小琴
“肇庆高新区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深学笃行,扎扎实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加快把肇庆高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近日,肇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杜兆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杜兆辉表示,在深学笃行中,肇庆高新区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制造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近三年每年工业用电量都基本保持在20%以上增长,今年1-4月达到26%;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产值从2020年的18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23亿元,增长了176%,今年有望突破700亿元;新型储能产业开始发力,今年1-4月实现产值约90亿元,增长240%以上;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建设,2022年以来制造业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已超160亿元。
杜兆辉表示,肇庆高新区将延续此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强化制造业当家意识,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新型储能等产业,充分释放首席服务官、链主等十股招商力量的作用,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力争今年新增引进项目投资额超200亿元。坚持组织、规划、土地、融资工程、招商落地五线同时推进,加快45平方公里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建设,今年实现新增超10个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实施企业倍增、小链主培育、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等八大行动,今年实现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以上、总部企业10家以上。
杜兆辉表示,在深学笃行中,肇庆高新区将牢记国家高新区、国家自创区的使命,强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指引广东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肇庆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三年的时间里,肇庆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132家增加到270家,实现翻番;西江实验室从零起步,集聚了超160人的科研队伍,形成了超30项国家发明专利,在第三批省实验室建设中走在前列;肇庆高新区连续三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实现进位。
杜兆辉表示,肇庆高新区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将坚持引进、培育、孵化三管齐下,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今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总量达320家。支持西江实验室、现代农业微生物产业园围绕国家战略和省、市重大需求,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攻关,三年内实现产业化项目超5个,形成成熟的“科技+工业带动农业”新模式。加快全省地级市首个博士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建设,吸引集聚市级以上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5名(个)以上,博硕士120名以上。
杜兆辉表示,在深学笃行中,肇庆高新区将瞄准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快工业科技新城建设。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城市环境日益完善。近三年累计投入约70亿元推进城市基础升级和功能完善,新建或升级道路约40公里,将军山体育公园、麒麟湖公园、大南山森林公园等相继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新建(或扩建)学校4所、新增学位超5000个,建成新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等等。同时,肇庆高新区在数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上不断着力,连续多年有典型场景入选全国或广东省创新案例。
“我们将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不断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塑造肇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杜兆辉介绍,肇庆高新区将依托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在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育才学校二期、新能源科技社区职业学校、中心人民医院、“多馆合一”公共文化综合体、邻里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全区教育、医疗、文化、居住等配套服务水平。加快大旺广场等中心商圈升级改造,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今年力争新增引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企业30家以上。
杜兆辉表示,肇庆高新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肇庆高新区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