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永丰镇河村的闲置农房成为塑胶花加工厂,带动村民“家门口” 就业。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蒙珊珊
2020年9月,德庆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乘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东风,该县通过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探索出一条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模式的路子,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当“包租公”年收租金16万元
“正因为有了政府的牵线搭桥,成功引进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落户德庆县新圩镇,我家宅基地的价值才能翻番。”6月1日上午,在德庆县新圩镇山咀村委会,今年45岁的村民聂肇成向记者说起这些话时,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聂肇成为何这么高兴?原来在早年间,他向村集体申请一处宅基地,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2012年,聂肇成在宅基地上建起楼房。2022年春季,与他家一路之隔的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建成使用。
2021年10月,专门做民宿生意的邹玲主动找上门跟聂肇成商量,想租用他家的房子用于经营民宿。双方一拍即合,签下为期10年的租赁合同,每年租金16万元。
签下合同后,邹玲团队精心装修聂肇成的楼房,共设置了29个房间。记者前往采访时,看到这间民宿装修精致,一楼和地下室设有运动场所,屋内安装了电梯方便客人上落,二三层每层均有7间套间,里面布置干净整洁,四五层是双人套间,配套设施齐全。
据邹玲介绍,民宿自去年9月开业后,生意一直不错,周末生意尤为火爆。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德庆县城,和聂肇成家一层套内面积相同的房子,月租金一般是800元至1000元。聂肇成家由于变身为民宿,月租金涨了一倍多,这无疑令他喜笑颜开。
闲置宅基地成藏酒基地
“这里以前是一块闲置的宅基地,杂草丛生。2021年,乘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的东风,我们村把这块闲置宅基地改造成藏酒基地,让这块宅基地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以10%的涨幅递增。”6月1日,在德庆县官圩镇冲源村委会,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冼启迪兴致勃勃地和记者算起一笔经济账,“你看,这棵肉桂树下埋着的一缸酒有1000斤,目前价格是每斤25元。埋藏10年之后,酒的价格估计将涨至150元/斤。”
冲源村群山环绕,环境清新,是远近闻名的酒乡文化村。目前,该村有村民135户590多人。冼启迪头脑灵活,大学毕业后回乡当起了村支书。他紧紧抓住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盘活了村内十几间闲置农房,使其变身为藏酒基地、土特产专卖店、腐竹生产作坊等,大力发扬该村传统的酿酒工艺文化,扩大酿酒、藏酒、泡酒等酒乡文化产业规模,让村民增产增收。
冼启迪告诉记者:“2021年,我们将蒸酒坊规模扩建至300平方米,藏酒基地扩至1000平方米,年产酒约50吨,较改革前增长超30%,带动村民就业33人,促进村民增收累计超100万元。”
牛栏猪舍变加工厂带动就业促增收
“这块宅基地空置10多年了。以前是村里的牛栏、猪舍、谷仓。受益于政府推行的宅基地新政策,2018年村集体把这块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来,并在2019年建起一层厂房。”6月1日,在德庆县永丰镇河村村委会里,该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景才向记者介绍村子活用宅基地的经验。
2020年,河村村委会引进中山市富泰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承租厂房,租期为20年,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租金收入。
据介绍,塑胶花加工厂长期承租后,为村民带来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安置了农村富余劳动力30人。何景才说:“村民可在加工厂上班,也可将塑胶花制品带回家加工,能够有一份工作帮补家用,也能照顾到家庭和小孩,一举多得。”
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模式
德庆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县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依法取得、权属清晰、节约高效、管理规范”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推进该项工作的举措包括突破户籍限制,允许实际已分户而未单独办理户口簿的农村村民单独算作一户申请宅基地建房,真正解决了一批有建房需求的农村村民的实际居住困难。同时,推动实施《德庆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建立政府主导的宅基地抵押风险补偿基金和贴息制度,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功能。
此外,德庆坚持规划先行,致力改变“有新房没新村”的农村建设乱局,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县重点打造了全长约22公里的“乡思德庆·花果长廊”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涉及农房微改造约3000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