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集县翔世瑞罗氏沼虾基地百亩稻虾共作项目上,机械化插秧构成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春耕图。
“插秧马上完毕,5月中旬投放罗氏沼虾苗,7月下旬就可以捕捞,预计每亩收成有三四千元,一年可以收成两造。”项目负责人郭忠生信心满满地说。
据悉,在稻田中放养罗氏沼虾共生共作,罗氏沼虾的粪便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而稻田中的水温、光线等十分适合罗氏沼虾生长,同时稻田中的害虫、杂草,可以增加罗氏沼虾的维生素及钙质补充,使罗氏沼虾的肉质更加鲜美。
近年来,怀集县积极探索稻虾共作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有989亩稻虾共作基地。进一步提高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撂荒土地得到复耕复种,实现了绿色生态种养,提高了农业效益。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孔丽红 摄影报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