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盘活撂荒地 打造“致富田” ——四会地豆镇千亩南药基地现雏形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秋日的肇庆,各地正上演着丰收喜悦之景。日前,在四会市地豆镇狮岭村的南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当地一名村民手里攥着刚发的工资,认真细数着钱币数额,脸上洋溢着因劳动收获而满足的笑容,“以前一直在家种农田,现在在这里帮种南药还能拿工资,好啊!”

周边村民正在南药基地内劳作。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通讯员 顾恩娣

秋日的肇庆,各地正上演着丰收喜悦之景。日前,在四会市地豆镇狮岭村的南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当地一名村民手里攥着刚发的工资,认真细数着钱币数额,脸上洋溢着因劳动收获而满足的笑容,“以前一直在家种农田,现在在这里帮种南药还能拿工资,好啊!”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是地豆镇狮岭村去年在佛山市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联合德森生物科技(肇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森公司”)新引进的项目,计划打造千亩中药种植园区。粉防己、大百部、蔓性千斤拔……狮岭村连片400多亩土地上多种南药正蓬勃生长,这里的撂荒地被再利用,山林地也被盘活,周边闲余的村民也来务农,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画卷正在此徐徐展开。

“荒废了十几年的地到现在终于可以再开发利用起来!”地豆镇狮岭村人、德森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德兴感慨,小时候村里都是种植番薯等收益不高的作物,直到九十年代末,家家户户种起了收益可观的沙糖桔,一时间村里农业产业兴旺。但后来又因为一场黄龙病影响土质而难以继续种植沙糖桔,狮岭村大量土地自此开始丢荒。这一丢便是十几年。

多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狮岭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土地也越来越多丢荒,村集体也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对比地豆镇其他行政村,狮岭村更是多年落后为村集体收入最低的村落。

去年佛山驻镇帮扶工作队入驻地豆镇以来,积极与地豆镇沟通协作,支持其整治撂荒地,并加大力度招商引资,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与此同时,地豆镇为了让荒地尽快盘活,还采取了“党委大力支持、村党支部组织落实、党员干部齐动员”的方式,加速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并成功盘活荒地400多亩,为未来农业产业项目发展打下基础,也因此吸引了狮岭村黄德兴等多名在外打拼多年的乡贤回乡创业。

在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地豆镇最终联合黄德兴负责的德森公司,以“企业主导、集体支持、群众参与”的合作模式,拟定在狮岭村发展南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有了新的农业产业落地,村民增收也有了盼头,积极参与流转整治撂荒地。村集体在佛山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也计划尝试种植数十亩南药,并自发出资协助企业建设基地周边水渠涵洞,支持其南药项目发展。

在各方的支持下,一年多的时间,南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已呈现一定规模。从前连片荒芜农地,如今阡陌交通、生机盎然,三五农民正在地里辛勤劳作。佛山驻镇帮扶工作队相关负责人指着不远处的荒地告诉记者,项目已经顺利流转到黄茅坪这块土地,并陆续准备开垦播种等工作,接下来南药种植基地的规模将扩大到600多亩。

“有了产业,村子不会穷了!”黄德兴笑道。他告诉记者,基地现在已与部分中药加工企业达成供销协议,保障产品销售渠道和合理利润。他们当前正在推动不断扩大基地种植规模,计划建设2000亩中药种植园区,并配套建设苗圃培植、药材加工、生产装备、仓储冷链等功能区域。同时,他们还在积极与台商沟通,计划协作打造科研基地,以求推动本地南药种植技术的提升。

据悉,当前项目已投资900多万元建设基地一期,待一期项目全面投入使用后,将种植粉防己、大百部、千斤拔、山牡荆、牛尾草5种南药作物,预计平均周期产值1800万元,利润达900万元,并常年有效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80人以上。

黄德兴表示,中药发展、南药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他们发展南药项目,不仅希望家乡荒地利用起来、产业兴起来,还希望发挥企业作用搭建联农带农机制,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并主动参与到南药种植中来,共推产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