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端州区城西街道“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党建项目 群众需求变“服务产品”畅通基层治理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城西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在指引各个社区打造“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党建项目中,该街道尤注重结合社区自身内涵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为民办实事的党建品牌。接下来,城西街道将继续以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一张张民生清单、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结果。

 

桥北社区“邻里先锋”服务队工作人员探访辖区老人。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梁建莹 王倩婷

汇聚党建“微能量”,画好社区治理同心圆。今年以来,端州区城西街道办以“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为基础,优化辖内18个社区党建项目,把群众需要的服务作为“主打产品”,使社区特色服务成为基层党建的一张名片,先后形成了出头社区“四共四强”、白沙社区“幸福一邻一”、桥北社区“党建1+2+3”等共18个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

每天一大早,桥北社区“邻里先锋”服务队的负责人欧建文和搭档一起,穿上“红马褂”,戴好“红袖章”,并肩而行,走进位于宋城路的大桥西宿舍区,开始日常巡查和收集民意工作。然而,这一项看起来普通的志愿服务,在桥北社区基层治理中却起着独特的作用。

“一次在宿舍区巡查,发现有住户在小区周边开垦种菜,随后我们及时找到事主,讲大道理、打情感牌,对方最终同意复原。”除了确保小区人居环境美洁净外,服务队还是辖区退休独居老人的“守护神”。欧建文介绍,常态化的巡查探访,能够及时掌握了解老人的身体、精神、心理情况,为有针对性提供个性化群众服务夯实基础。

这是桥北社区打造党建“1+2+3”模式,即1个党建阵地+2个志愿服务队+3个平台,畅通社区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具体措施。桥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沙庆介绍,其中2个志愿服务队依靠网格化管理,形成“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邻里先锋+阳光邻里”等志愿服务体系,使得民情在网格汇聚、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凸显。

不止于此,一直以来,通过“联户、联心、联动”挂点帮扶,采取“一助一、多助一”的结对形式,以助学、助老、助残为重点内容,为辖区特殊群体提供精细化便民服务的清风社区,今年以来,同样结合辖区特色优势和群众实际需求,推出“爱心敲门服务”“夕阳红服务”“助教助残服务”等志愿服务。

“辖区常住人口有7519人,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对于上门志愿服务需求大。”清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明霞介绍,正因此,由“邻里先锋”党员志愿服务者组成的“平安家园”志愿服务队,在入户宣传、治安防范和防汛防风等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在台风暹芭、木兰、马鞍来临前夕,服务队都会挨家挨户检查民居的安全情况,提醒居民要做好防汛防风准备,有危险要及时撤离。”朱明霞说道。

城西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在指引各个社区打造“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党建项目中,该街道尤注重结合社区自身内涵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为民办实事的党建品牌。接下来,城西街道将继续以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一张张民生清单、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结果。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