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天文小镇”成长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云贵高原大山深处,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有着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天文小镇”。这座曾经闭塞的小镇,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栖身地”。依托“中国天眼”,克度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用镜头记录下奋进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云贵高原大山深处,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有着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天文小镇”。这座曾经闭塞的小镇,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栖身地”。依托“中国天眼”,克度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银河下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光绘照片,2022年7月24日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上图为2015年5月7日拍摄的天文体验馆建设现场;下图为2022年7月19日拍摄的天文体验馆(无人机照片)

伴随着“中国天眼”的建设,平塘县克度镇动工建设以科普为主题的特色天文小镇,大力发展研学产业,天文时空塔、天文体验馆、天文观测演示等20余个项目相继投入使用。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依次为“中国天眼”拼装第一块反射面板(左上,2015年8月2日摄)、“中国天眼”反射面板安装近半(右上,2015年12月16日摄)、“中国天眼”反射面板安装近八成(左下,2016年3月9日摄)、维护保养期间的“中国天眼”(右下,2022年7月21日摄)

2022年7月20日拍摄的“天文小镇”一景(无人机照片)

就在今年暑期,“天文小镇”每天都要接待100余个研学团队,日均访客量超过4000人。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观看“中国天眼”模型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参观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观看天文科普电影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参观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文体验馆内参观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眼光影馆内参观

2022年7月20日,参观者在天眼光影馆内参观

“天文小镇”的人气越来越旺,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也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致富。通过发展“天文科普+研学教育+乡村旅游”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克度镇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2022年7月19日,76岁的黄小妹(右)与老伴在自家阳台上休息。黄小妹家于2016年7月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克度镇马鞍社区

2022年7月19日,32岁的刘成亮在民宿内整理客房。2016年,刘成亮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航龙村星际家园,并将安置房用于经营民宿。目前,刘成亮所经营的民宿有14个房间,在每年的旅游旺季,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2022年7月19日,32岁的刘成亮在民宿内调试望远镜。2016年,刘成亮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航龙村星际家园,并将安置房用于经营民宿。目前,刘成亮所经营的民宿有14个房间,在每年的旅游旺季,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2022年7月19日,30岁的杨丽在克度镇马鞍社区一刺绣厂内工作。杨丽家是“中国天眼”所在“大窝凼”内的12户居民之一。2009年,杨丽家搬离天眼核心区迁至克度镇移民安置点

2022年7月20日拍摄的“天文小镇”一景(无人机照片)

从贫瘠乡镇到“天文小镇”,十余年间,克度镇与科技结缘,面貌焕然一新,交通道路四通八达,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一座生机勃勃的“天文小镇”正在成长。

监制:邹声文

策划:刘洁 郑卫 兰红光 赖向东 王建华

统筹:鱼澜 宋为伟

制作:赵婷婷

编辑:邓坚 林繁晶 张曼怡 韩芳

摄影:欧东衢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