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8月31日疫情发生以来,高要区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抓好社会面管控和重点人群筛查的同时,强化企业跟踪服务,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努力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您好,这是临时交通管制点,请出示车辆通行证!”9月2日,一辆重型载货车出现在西江大桥南端的临时交通管制口,在此检查的高要区工信局工作人员上前截停了车辆,对司机进行测温,查验司机的健康码,并检查司机出示的车辆通行证。“通行证虽轻,但对于企业来说却意义重大。有了通行证,大货车才可以离开并驶往企业客户所在地。”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高要区区委区政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工信局、南岸街道办等单位密切联系各生产制造企业,及时、迅速地为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同时该区工信局工作人员不定时前往各个卡口检查,确保稳经济、保生产、促畅通与疫情防控双统筹,保证生产物料、货物等物流运输的畅通,切实保障企业生产效率。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位于南岸街道的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各制造业企业抗疫稳产的情况。记者发现,在落实好主体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各大企业车间内机器轰鸣,每一条生产线都在火力全开。尽管由于临时交通管制的原因,一部分员工不能及时到岗,企业仍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生产持续稳定、订单按时交付、产能充分释放。
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是企业独有的“烟火气”。“产能没有减少,反而是超负荷在运转。”在广东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经理龙光校对记者说,疫情发生以来,由于部分员工居住在临时管制区域外,无法返岗,人员到岗率在60%左右。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人手短缺问题,在符合操作规范前提下,公司采取安排单人操作两台机器,从三班倒调整到两班倒等措施,目前,10条生产线全力开工,保障每天约300吨的产能。
在力源公司的仓库门口,记者看到,一辆辆货车正整装待发。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制造的机电外壳、充电壳、充电桩等产品每天都发给深圳、珠海等地的客户,平均每天的订单额度约100到200万元不等。如果物流受阻,公司的损失不可小觑。目前,该公司成功办理了将近20张车辆通行证,保障了货物运输畅通无阻。
在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部吴北富主任表示,平日里车间满员时达到900多人,由于疫情原因,目前有200人左右无法到岗。眼下,企业结合工序的人员需求,进行错位掉配,保证生产效能。昨日,有一部分员工自愿从端州、高要各地返回工厂上班,该公司马上安排了免费的住宿和餐饮 “对于制造业企业,人和设备都是头等重要的,我们的员工就是企业的财富。”吴主任强调。
疫情反复,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复盘,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一环。在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详细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这是该企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所制定的一套方案。“区委区政府在紧急时刻,仍然随时响应企业的呼声,多措并举满足企业的运作需求。那么我们企业做好内部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主体责任,自然也是义不容辞。”李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