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端州 > 正文
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48.5万辆,治理成效显著 端州电动车抽查上牌率98%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为推动电动自行车上牌取得实效,我市实行警邮合作登记上牌和销售企业带牌销售双管齐下模式,在全市124家邮政网点设置登记网点,实现每个街道、社区和乡镇就近办理。去年开始推行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带牌销售,在全市692家企业实现带牌销售全覆盖,大大方便了市民购车上牌,减少无牌无证车辆上路隐患。

我市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政策以来,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我市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政策以来,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傅建博 通讯员 罗孝武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共48.5万辆,实现了电动自行车的有序、规范管理。今年1至8月,全市涉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及经济损失同比去年略有下降。

初秋的清晨,端州星湖大道上车流川流不息。上了牌照的电动自行车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乘骑人员佩戴头盔,文明交通蔚然成风。

这得益于我市持续加强非机动车管理、大力实施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上牌的政策。从2020年7月30 日起,我市全方位开展非机动车综合治理工作,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上牌,以打通交通规范管理的关键环节。

为推动电动自行车上牌取得实效,我市实行警邮合作登记上牌和销售企业带牌销售双管齐下模式,在全市124家邮政网点设置登记网点,实现每个街道、社区和乡镇就近办理。去年开始推行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带牌销售,在全市692家企业实现带牌销售全覆盖,大大方便了市民购车上牌,减少无牌无证车辆上路隐患。

截至目前,全市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共48.5万辆,端州城区各主要路口抽样统计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率达到98%。

据了解,自从电动自行车有了 “牌照”约束,加之全市划归了统一的非机动车道,并加大宣传、执法力度等,乘骑人员的文明交通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交通秩序更井然。

“自从电动车上了牌照之后,因担心违章,我时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现在,城区道路逆行、与机动车抢道、闯红灯等现象也明显少。”谈及电动自行车上牌带来的好处,市民李志明笑着点赞,“给电动自行车上牌,能明显降低交通事故,对车主也是一种安全保障。”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近3年,我市通过构建“一车一牌一码一证”登记上牌信息库,实现了人车信息绑定、车辆溯源管理、数据共享、跨部门业务协同,为违章处罚、事故处理、车辆被盗侦破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效能。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约9.9万宗,较去年略有下降。同时,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及经济损失亦有所减少。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