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政策以来,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傅建博 通讯员 罗孝武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共48.5万辆,实现了电动自行车的有序、规范管理。今年1至8月,全市涉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及经济损失同比去年略有下降。
初秋的清晨,端州星湖大道上车流川流不息。上了牌照的电动自行车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乘骑人员佩戴头盔,文明交通蔚然成风。
这得益于我市持续加强非机动车管理、大力实施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上牌的政策。从2020年7月30 日起,我市全方位开展非机动车综合治理工作,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上牌,以打通交通规范管理的关键环节。
为推动电动自行车上牌取得实效,我市实行警邮合作登记上牌和销售企业带牌销售双管齐下模式,在全市124家邮政网点设置登记网点,实现每个街道、社区和乡镇就近办理。去年开始推行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带牌销售,在全市692家企业实现带牌销售全覆盖,大大方便了市民购车上牌,减少无牌无证车辆上路隐患。
截至目前,全市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共48.5万辆,端州城区各主要路口抽样统计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率达到98%。
据了解,自从电动自行车有了 “牌照”约束,加之全市划归了统一的非机动车道,并加大宣传、执法力度等,乘骑人员的文明交通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交通秩序更井然。
“自从电动车上了牌照之后,因担心违章,我时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现在,城区道路逆行、与机动车抢道、闯红灯等现象也明显少。”谈及电动自行车上牌带来的好处,市民李志明笑着点赞,“给电动自行车上牌,能明显降低交通事故,对车主也是一种安全保障。”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近3年,我市通过构建“一车一牌一码一证”登记上牌信息库,实现了人车信息绑定、车辆溯源管理、数据共享、跨部门业务协同,为违章处罚、事故处理、车辆被盗侦破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效能。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约9.9万宗,较去年略有下降。同时,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宗数、受伤人数及经济损失亦有所减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