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叶咏欣
从分散的家庭式养殖场到粤东地区最大的种鸽养殖基地,再到肉鸽产品全产业加工链条。如今,梅州市兴宁市已建成标准化肉鸽养殖基地16个,全产业链产值达21亿多元,尤以“陈小鸽”等特色品牌日益响亮,形成了龙头带动、农户参与、共性平台支撑的集群发展格局。
兴宁肉鸽是如何展翅飞得更远更稳?日前,记者前往兴宁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绿公司)一探究竟。
一只肉鸽卖出两倍价
“咕咕,咕咕”记者等一行人还未走进金绿公司的养殖基地就听到了一阵阵鸽叫声。
“肉鸽的养殖周期一般为40-50天,超过这个周期肉鸽只吃饲料不长肉,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肉质老硬、口感不佳。”金绿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梓颖告诉记者,达到要求的肉鸽经过工业化屠宰以及清洗、卤制、烘干、摊凉、真空包装、速冻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后,变成风味乳鸽“飞”向全国食客的餐桌。
“最开始公司只做肉鸽养殖,由于利润不高,于是尝试从事食品加工,这才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新路。”王梓颖表示,在兴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借助创建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遇,金绿公司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短短数年就建成了3个大型肉鸽养殖基地,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种鸽养殖基地,年出栏肉鸽达300万只,年营收超4800万元。
今年3月份,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后,金绿公司瞄准预制菜产业的蓝海市场,建设了兴宁鸽预制菜加工基地,抢抓预制菜风口,并研发生产了盐焗乳鸽、酱香乳鸽、红烧乳鸽等“陈小鸽”品牌休闲零食以及便捷自加热汤类产品。
前不久,“陈小鸽”风味乳鸽更是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畜禽预制菜)。“肉鸽活禽价大约是17-18元每只,而制成预制菜后市场售价是38元一份,鸽子身价就这样翻了倍。”王梓颖算了一下账。据介绍,目前兴宁鸽预制菜加工基地(一期)已建成投产,每天可生产5万只兴宁鸽预制菜。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发展农业产业,不能像过去就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有条件的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
据介绍,近年来,兴宁市充分发挥肉鸽养殖的资源优势,把肉鸽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进行培育,规划建成了兴宁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行肉鸽标准化养殖技术,并通过延长肉鸽产业链,对肉鸽进行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提高肉鸽附加值,把一只小鸽子做成了全产业链的大产业。
2021年8月,兴宁市政府出台《兴宁市扶持肉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产业规划布局、推进肉鸽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创新推动肉鸽产业化和销售体系建设、建立肉鸽良种繁育体系、强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五项重点工作,实施十大扶持措施,全力支持兴宁鸽产业发展。
如今,兴宁肉鸽产业已初具规模,兴宁市10个镇已建成标准化肉鸽养殖基地16个,陈小鸽、伟鸽、鸽子佬、鸽越鸽等多个特色品牌日益响亮,卤水乳鸽、盐焗乳鸽、红烧乳鸽、酱香乳鸽、自加热鸽子汤等深加工肉鸽产品不断推向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兴宁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内肉鸽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1亿多元,其中二三产业已占主导产值的95%左右。2021年兴宁市出栏肉鸽超过4800万只,占全省肉鸽产量的15%,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主要的肉鸽产品供应区域。”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做强“兴宁鸽”品牌,兴宁市还结合“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大力发掘、打造兴宁“鸽美食”,在全社会推广“食鸽”文化,着力打造一批名厨、名店、名基地,打通由养殖到餐饮的全产业链。
直播助力兴宁鸽“飞”往全国
华丽变身的“陈小鸽”如何走出兴宁,展翅飞向更广阔的市场?金绿公司不断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做大肉鸽市场。
在线下销售方面,金绿公司在梅州开设了以鸽子为主材的“陈小鸽”品牌连锁店,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价格”连锁经营,为消费者提供鸽子套餐、肉鸽休闲食品、鲜鸽、鸽子蛋等,并计划5年内将“陈小鸽”品牌连锁店开设至全国一二线城市。
在电商销售方面,金绿公司综合运用线上多平台营销方式,入驻各知名电商平台,以线下实体店铺为基础,打造APP智慧营销平台;搭建和开拓兴宁肉鸽品牌销售渠道,实现肉鸽产品购买、生鲜预定、线上点餐等服务。
近几年,金绿公司借助网红直播带货的“风口”,建设了设备齐全的电商直播点,定期直播“陈小鸽”产品的制作流程、食用方式、烹饪教程等,迅速把网络流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直播带货的成交额已占据在线销售额的三分之一。”王梓颖介绍,仅抖音渠道风味乳鸽一项每天的出货量就达到3000单到6000单,订单已覆盖广东、海南、福建和一些北方城市。
联农带农让农户增收致富
兴宁市龙田镇素有养殖肉鸽的传统,但多为家庭式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少市场开拓,收益不高。金绿公司利用当地肉鸽养殖区域相对集中的优势,积极承担社会效益,主动帮扶单位和脱贫户,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帮助广大农户尤其是脱贫户不断提升收入水平,实现增收致富。
为了让更多农户享受到肉鸽产业发展的红利,金绿公司实行“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贫困农户)”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利用肉鸽产业扶贫项目,努力为脱贫户寻找长效、稳定的增收途径。
此外,金绿公司还和科研机构、院校合作,定期聘请专家为农户举办农业技术培训,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肉鸽存活率,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公司与广州珠江实业集团合作共建精准扶贫产业帮扶金鸽养殖基地,成立了‘新农汇’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为合作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融资贷款担保、市场营销、财务项目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服务。”王梓颖表示,孵化基地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科院、广东家禽科学研究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院校合作,定期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讲授养殖方法,并引导更多的返乡农民、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领域,为肉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新农汇”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为36户农户提供了200万元的免抵押低息贷款。
龙田镇环陂村的农户罗秋芳常年在家务农,丈夫靠维修摩托车增加收入,生活并不富裕。在龙田镇委镇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帮助下她开始发展肉鸽养殖,先是尝试着养了600对,获利后再次扩大规模,如今她家存栏的肉鸽已超过了4000对,年收入15万元,不但建了新楼房,还买了汽车,生活越来越幸福。
在羊岭村金绿公司的鸽棚里,当地脱贫户钟会权正小心翼翼将自动孵化机孵出来的雏鸽放进鸽笼内。钟会权家中七口人,他是唯一劳动力,在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钟会权经过培训后成为金绿公司的饲养员。他现在承包了一个鸽棚,每出栏一只鸽子可以拿到1.5元的提成,加上工资,一个月到手6000多元。
如今,兴宁市肉鸽产业已形成了龙头带动、农户参与、共性平台支撑的集群发展格局,带动21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
记者点评:小肉鸽怎么样才能做成大产业?兴宁市的做法值得借鉴。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既要有一个好的农业产业项目,更要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