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李嘉琪 谭子球
七月盛夏,在怀集县岗坪镇太原村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太阳能“智能杆”矗立在田间,显示着这是一片5G技术加持的农田。
今年以来,岗坪镇委镇政府与顺德区驻岗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协同合作,大力发展智慧稻田产业项目,利用5G技术与“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为水稻种植与乡村撂荒地管理安装“智慧大脑”,实现田间管理智能化,撂荒地管理数字化,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智慧杆’都安装了数字信息采集设备,实时智能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顺德区驻岗坪镇帮扶工作队黄科斯说。智慧杆能够通过实时数据,由“智慧大脑”做出系统决策,从施药、施肥、灌溉、收获等精准作业,帮助农户实现标准化管理水稻生产全过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稻米品质,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推动丝苗米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发展,提升丝苗米的附加值,促进产业振兴。
工作队在引进智慧稻田产业项目的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岗坪种植丝苗米的历史,结合当地镇政府积极探索丝苗米产业的发展思路及根据岗坪实际情况,协助引入怀集“寻乡记”智慧农业,实施“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搭建起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平台。
2021年12月,岗坪镇太原、维安、四隆等7个行政村和“寻乡记”成功签约成立怀集县禾兴发展农业有限公司,率先成为岗坪镇新时代智慧稻田种植示范点。岗坪镇智慧稻田产业项目第一期种植早造优质丝苗米385亩,总产量达40万斤,同时打造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丝苗米产品销往珠三角核心区。
岗坪镇党委副书记侯广浩表示,岗坪镇政府联合驻岗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慧稻田产业项目,通过积极发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合作种植优质水稻,并统一收购和销售,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岗坪镇还通过“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对撂荒地的位置、数量、面积、撂荒原因、土地现状信息进行现场登记和分析研评,形成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联合村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核查,分类向村组提出整治建议,对15亩以上连片撂荒地进行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目前,全镇流转撂荒地超1800亩,为乡村振兴提供用地保障,进一步推动智慧稻田产业发展。
岗坪镇太原村支部委员郭加威表示,村干部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和上门深入到村民家中做沟通工作,为村民介绍智慧稻田发展项目。通过村干部的努力,目前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发展智慧稻田项目,每亩租金600元,提高村集体收入,同时为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
接下来,岗坪镇将继续加强与顺德区驻村工作队协同合作,大力建设智慧稻田示范区,不断深化智慧稻田项目产业合作机制,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建设丝苗米智慧种植示范基地,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智慧化种植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全镇丝苗米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推动岗坪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丝苗米品牌影响力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