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驻镇结束时,村民说一句‘他们为群众办了一点实事’,那就足够了!”封开县长安镇党委副书记,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驻封开县长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邓建忠自进驻以来,扎根基层谋发展、依靠党建促治理,为长安镇的乡村振兴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蓝图。
扎根基层深调研
去年7月8日,邓建忠进驻封开县长安镇后便深入全镇11村(社区),调查了解人口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情况,掌握镇情、村情和民情,找准乡村振兴切入点和发力点。
在“地毯式”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邓建忠了解民生需求、记录村民意见、聚焦“急难愁盼”问题,结合长安镇发展实际和帮扶需要,带领工作队制定了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驻镇帮镇扶村《五年帮扶规划》《乡村振兴调研报告》《长安镇乡村振兴项目谋划思路与实践》等,为之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宝山村委会调查摸底时,邓建忠发现有村民在住宅旁搭建牛栏养牛,牛粪水四处横流,影响了村民居住环境。为此,他提出建设一个养牛散养集中点的建议,得到了村民集体支持及镇党委政府、县有关部门的认可。
历经三个月建设,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宝山养牛散养集中点于今年7月20日建成投入使用,可供养殖50头牛。这一做法不仅整治了人居环境,而且解决了村民养牛缺少场地的难题还带动了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可谓一举三得。
依靠党建促治理
党建引领“融进去”,基层治理“活起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驻镇工作队刚组建完毕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工作队按照抓党建的要求上党课、学党史,依靠党建推动基层治理。
2021年12月,工作队尝试推行“美丽今宝积分超市”和“文明宝山积分超市”的方法抓党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邓建忠带领工作队组织制定了《“美丽今宝”乡村振兴积分超市实施方案》《宝山村乡村振兴项目方案》等实施细则,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
“村民做好家中的卫生清洁、屋前屋后保持干净、家禽圈养,志愿劳动等等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凭积分到超市就可免费兑换相应的日常生活用品。”邓建忠表示,这一举措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前“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局面。
据统计,两个“积分超市”今年累计已发放了价值约2万元的物品,不少村民表示要等积分攒多些兑换大件物品。
“小积分发挥了大作用,积分兑换不仅培养了村民良好的文明习惯,营造了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村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封开县长安镇今宝村驻村第一书记古新标说。
“三线”发展绘蓝图
乡村振兴,底子是产业兴旺,底色是绿色生态。“在西山村调研时,我看到很多村民每天都围绕一头牛转,没有时间外出打工赚钱。”邓建忠说。为此,他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提出了长安镇“产业发展线”“美丽乡村线”“平安幸福线”三线合一的驻镇帮镇扶村发展规划,并得到了镇、县有关部门认可并推进实施。
“产业发展线”指的是沿266省道为基础布局产业,大力发展万亩良田粮食种植、立体式牛场、南药种植、谠山抽水蓄能等绿色产业。“美丽乡村线”是沿长安河做好基础设施提升,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茶马古桥、西津渠灌渠等工程为依托建设美丽长安河。“平安幸福线”就是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种养人才培育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邓建忠表示,这为长安镇的乡村振兴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蓝图,工作队的目标就是把这幅蓝图尽快变为现实。
按照“产业发展线”的规划,前不久,长安镇与肇庆市益信农业公司签订集约流转1万亩土地,首批引进了润田农业发展公司南药示范基地项目,首批示范种植的20多亩南药板蓝根已经接近收成。
“这一项目也起到了联农带农的效果,目前已有10多户党员干部和农户种植了120多亩的南药板蓝根。”邓建忠介绍,工作队明年还计划引进其他的南药品种,把基地的100多亩林地也利用起来,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
在驻镇工作队的努力下,长安镇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邓建忠的努力也被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被不少村民亲切地称为最美“水利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