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公司的收割机在农户稻田作业。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肇庆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产业,通过扶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做大做强,减轻农户种田负担,提高土地产粮效率,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今年51岁的莫国炎是封开县南丰镇金楼村人,原本从事沙石、水泥等建材经营的他从今年开始转行做起了农业产业项目。
“今年我一次就拿到了1000亩的流转地,能够种植早造水稻的有400亩。”莫国炎告诉记者,虽然祖辈都是农民,但他一不会操作农机,二不懂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一下子难以开展起来。
他打听到镇上有一家农业服务公司,可以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从育苗种植、统防统治到收割归仓,全程都不用他过多操心。经过了解,莫国炎很快就与这家名为封开县供销万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约定,莫国炎支付托管费用,万禾公司负责莫国炎的400亩早造水稻的耕地、插秧、施肥、统防统治和收割。
日前,记者在莫国炎位于金装镇旧圩社区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看到,这里的水稻长势喜人,清风徐来,稻香扑面。莫国炎正和万禾公司负责人孔德杰商谈着收割日期,以方便协调机械作业安排。
和莫国炎一样的种植大户还有封开县长岗镇旺村村的彭勇枝,身为旺村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带头承包了500多亩的流转地和撂荒地种植水稻,并成立了合作社,联农带农。
“如果不是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我一家人也种不了100亩。加上我平时又要忙于村委的工作,压根没有时间和精力照管水稻。”彭勇枝说,农业托管公司能够提供全流程的托管服务,让他能够安心忙于村委的各项事务。
封开县金装镇金装社区植村自然村的村民植裕柏今年已经56岁了,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务工,家中的5亩多水田只有他和老伴在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植裕柏越觉得力不从心。
“以前一个人可以从早上忙活到晚上,但现在到田里喷2个小时的农药就觉得腰酸背疼的。”植裕柏说,干了40年的农活,他对土地有着极深的感情,不愿意撂荒,但又确实力不从心。
在邻村的一名村干部动员下,他和植村自然村的30余户农民联合起来,将47亩水田连成一片,给了一家农业服务公司托管。“我们只托管了统防统治和收割两项,其他的如耕地、育苗、除草等还是自己做,这样既不会太累又不会闲着。”植裕柏说。
“植裕柏所说的村干部其实是公司发展的托管服务‘助理员’,他们平时不用参与公司的业务经营,只是在早造和晚造前,帮助公司统计管理需要托管的农户数量。”孔德杰告诉记者,“助理员”主要是在职的村“两委”干部、退休的村支部书记或村中有威望的乡贤等,通过他们来联络推动托管业务。
在南丰镇富孟村委会,今年春耕期间,该村的“助理员”张树兴利用工作间隙发展了白屋、花厅两个村民小组70多亩的水田参与生产托管服务,张树兴又联络和动员农户参与晚造托管,将意向托管面积扩大到约200亩。
“目前,公司负责托管的种植大户有8家,普通农户有300多户,早造托管面积超过了6000亩,晚造托管面积计划扩大到1万亩的规模。”孔德杰表示。
“近年来,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用机械数量逐步增加,机械作业面积逐步扩大,集中连片地推进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覆盖率有了明显提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肇庆本地共有58家农服组织,为3.36万户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021年全市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耕地面积为39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6.7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