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庆荔枝种植户使用先进农业机械上树采摘,效率极大提高。 西江日报通讯员 陈群英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蒙珊珊
日前,种植了万亩荔枝的德庆县官圩镇要比以往更热闹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持续涌入小镇,人人载着鲜甜的荔枝满载而归;道路两旁连排生长的荔枝树上挂满红艳艳的荔枝,沉甸甸的果实把枝头压得低低的,空气里都仿佛弥漫着荔枝的香甜。
近年,德庆县大力推进荔枝产业数字化,深化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对荔枝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产业链的品牌打造及推广营销,实现荔枝增产增收。今年,仅德庆县官圩镇的荔枝产量便达到2000万斤,产值超亿元。
智慧务农
从“靠天吃饭”到“心中有数”
过去,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气象环境对农作物产量有着极大影响。今年,广东先后遭遇洪水与台风,但官圩镇的荔枝依然喜迎丰收。个中缘由,记者在德庆县打造的官圩镇智慧荔枝种植示范基地找到答案。
走进示范基地,便能感受十足的科技感:气象监测仪、物联网传感器被设置在显眼位置,如同种植户的“眼睛”“管家”,前者时刻留意气象情况提前预警,帮助种植户做好防范;后者则昼夜监测果树生长情况,农户使用手机APP便可知道果树是处于“渴了”“饿了”等不同状态,然后及时作出应对措施,确保果树健康生长。
科技为发展助力,德庆县荔枝种植户正在实现从“靠天吃饭”到“提前预判”气象情况、“精准监测”农作物生长的转变。
德庆县副县长、官圩镇委书记植思华介绍,近年,德庆县通过引进新技术、利用大数据、发展“党建+数字乡村”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位于官圩镇的智慧荔枝种植示范基地正是当中成果的缩影。示范基地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进行荔枝种植,荔枝种植可全程溯源信息,从源头上保障荔枝的产量与质量,更有力推动荔枝产业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前不久,德庆县引进的碎枝机、单距运输机、荔枝采摘机等多种先进机械又在官圩镇智慧荔枝种植示范基地亮相。种植户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便可轻松完成果园除草、树上摘果等一系列操作,不仅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人工成本也会随之下降。
聚力营销
荔枝顺利“出村进城”
“今年产量高,荔枝品质好,田头收购价高!”官圩镇胜敢村种植户小李家中种有80多亩优质的桂味荔枝,他按照县里推广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种植,所种荔枝肉质晶莹透亮、味道清甜可口。丰收时节,他与家人常思考的便是如何让荔枝卖得更好。
让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是德庆县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去年,在省、市支持指导下,德庆县借力RCEP东风,大力推动贡柑12221市场体系建设,德庆贡柑再度声名鹊起,带动更多肇庆特色农产品扬帆出海,成为肇庆推动12221市场体系建设最亮眼的成果之一。
今年,德庆县吸取贡柑营销的成功经验,多措并举深化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德庆县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官圩镇创新思路,依托制定第一个荔枝种植标准、打造第一个荔枝出口示范基地、培育第一个鸳鸯桂味荔枝种质资源苗圃园,推出第一批荔枝深加工产品,打造第一条以荔枝为主题的农文旅结合旅游路线“大桔大荔”等有力举措,在荔枝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产业链的品牌打造及推广营销。
德庆荔枝在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7月启动的官圩荔枝节吸引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赶往德庆县特别是官圩镇采购,荔枝产销“最后一米”被打通。植思华表示,“去年,官圩桂味荔枝的田头收购价是每斤2.5元到3元,今年田头收购价是每斤8元到10元,荔枝卖出好价钱就是实实在在的成效!”
与此同时,德庆县大力鼓励引导荔枝种植户加入当地的荔枝合作社,着力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荔枝产业模式,帮助种植户在生产销售、物流冷链、信息技术等环节开展合作、“抱团”发展,既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又提高德庆荔枝的市场竞争力,助力荔农增收致富。
德庆县鸳鸯桂味荔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中的“优秀生”。今年,该合作社因种植的荔枝品质好、甜度高、果头大等优点脱颖而出,成为德庆县第一家获得出口北美资格的荔枝种植合作社。荔枝节上,该合作社的首批荔枝正式发往北美,这让合作社的种植户兴奋不已。
环环发力
销售从中端“武装”到终端
连环营销“组合拳”之下,德庆荔枝迅速“出圈”。
“德庆荔枝品质好,我们今年预计会在官圩镇采购200万斤荔枝!”来自黑龙江的采购商梁明涛早早来到德庆,只为采购最新鲜的荔枝。为提高销量,他的公司对外销售荔枝时都会突出德庆荔枝的品质与清甜味美,颇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正值荔枝销售高峰期,该公司每天约有10万斤德庆荔枝发往广州、深圳、中山甚至上海、长沙等地,销量喜人。
荔枝深受采购商青睐,德庆仍想方设法广开销路,要把荔枝的销售从中端“武装”到“终端”,让荔枝产业获得更大发展。
德庆县近年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平台,线上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党员直播带货,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教育和培训,拓宽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实现智慧务农、掌上务农,促进现代化产业发展,打造数字农业农村。
沿着产业数字化思路,官圩镇大胆突破,以“圆梦小镇、数智官圩”为思路定位,大力实施官圩镇乡村振兴“双百”人才计划,在当地培育100名会种又会卖的“双栖”新农人和100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技专长的助农员,聚焦荔枝销售的“终端”持续发力。
官圩镇金西村荔枝种植户李杰勇是官圩新农人,也是官圩乡村振兴的“双百人才”。去年开始,他频频参加县、镇组织的直播培训班学习网络销售技巧,如今已成为镇上颇为优秀的电商主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