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乘竹筏游览古水河。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特约记者 凌杰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广宁县的古水西瓜逐渐进入成熟上市期。近日,记者在广宁县古水镇湘下村的“古水西瓜”示范基地看到,西瓜地一片绿意盎然,一个个圆溜溜、绿油油或黄澄澄的西瓜圆润饱满,掩映在藤蔓之间。田间丰收的情况,让人看不出昔日撂荒地的影子。
“这里以前是撂荒地,经过我们盘活,种上了30亩的西瓜,预计今年的产量约5万斤。扣除成本和前期投入后,能为村集体创收约5万元。”古水镇湘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连清高兴地告诉记者,湘下村将原本闲置的撂荒地整合流转起来,成立了湘下村“古水西瓜”示范基地,种植了黄金瓜、翠宝、小宝等6个品种的西瓜。今年,古水镇通过湘下村、什洞村、牛岐村实施“一村一品”古水西瓜项目,辐射带动全镇种植西瓜3000多亩,总产量约3750吨,年产值约1500万元。
除了颇有名气的“古水西瓜”,该镇的农业产业也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日渐丰富起来:什洞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8亩种植花香兰,增加村集体收入5.8万元,带动黄洞村流转30亩土地建设花香兰种植基地;三坑村麦坑种养专业合作社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蜂蜜养殖,目前已形成60多户蜂农养殖蜂蜜1500多箱的规模,还获得省认定“一村一品”蜂蜜专业村称号;钱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的食用菌培育项目引进农业企业投资100多万元发展工厂化食用菌培育,建成11个培育菇房,日产量约为700斤鲜菇,并在小益村、湘下村流转土地100多亩种植赤松茸……目前,古水镇在坚持科技兴农、品牌兴农,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下,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迎来蓬勃发展。
农业发展迎来一片向好趋势,而作为有着好山好水的古水镇,也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顺德区驻古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古水镇政府提出了“游山水竹乡,赏古水画廊”的形象定位,打造“一链九品美食厂,乡村旅游三景区”。在大潘村内,游客乘竹筏泛舟于古水河,欣赏着两岸竹林风景,带旺当地旅游人气。
“我们接下来会进一步推动古水河旅游项目的发展,开发古水河竹筏旅游、竹林沙滩车、大潘村河心岛、马骝山旅游等项目,配套开展农家乐、草莓水果采摘、房车营地等建设,满足人们旅游需求。”驻镇帮扶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针对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他们会加大古水河的“体育+旅游+乡村振兴”融合,主推林下经济项目、竹子深加工项目以及冷链、物流、农业加工等带动性强、容易形成产业链的项目,持续在“引企入肇”“引客入肇”上下功夫,全面打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会继续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及“千企帮千村”结对工作,加强肇庆与佛山的“农(农业)食(美食)”文化对接,丰富旅游产业内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