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街舞王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记封开县文广旅体局驻大玉囗镇工作队员莫世忠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2021年9月至今,莫世忠积极联系协调肇庆市歌舞团、肇庆市粤剧团、怀集县文化馆利用中秋、重阳、元旦等节日在大玉口镇长群村、群胜村、群星村3个革命老区举办省级非遗展演,在赤黎村、民强村、寨河村举办了“九九重阳敬老乡村振兴慰问晚会”和“2022年贺新年元旦慰问演出”等6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当地的老百姓送上精神粮食。

莫世忠在开展公益舞蹈教学。 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瑛居 摄

莫世忠在开展公益舞蹈教学。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瑛居 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老师,我的女儿喜欢跳舞,可以加入舞蹈班吗?学费是多少?”“您好!我们这个是四点半公益舞蹈课堂,不收费的……”自参加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封开县文广旅体局派驻大玉口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员莫世忠就把自己的舞蹈特长也带到了村里,他手把手地教村里的孩童学习街舞动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把家搬到乡镇

把心放在乡村振兴

这位舞蹈老师曾经被授予“广东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肇庆市身边好人”“最美封开人——街舞王子”等荣誉称号。

2013年,莫世忠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响应号召参加广东省“三支一扶”志愿工作,来到家乡封开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期间,他组织成立了封开县街舞协会,连续举办了3届封开县青年街舞大赛,并将其打造成当地的文化品牌活动。由他创编的舞蹈《暴风一族》荣获2017“戴爱莲杯”全国群众舞蹈展演“风采之星”和“潜力编导”奖,是封开县第一个获得全国性的舞蹈奖项,实现了封开县在全国性舞蹈奖项零的突破。

8年多来,他共发起了31场公益街舞培训活动,受惠的青少年、乡村留守儿童约1300多人,他辅导的学员在广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省市比赛中获奖。在封开,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街舞王子”。

2021年7月,他主动报名参加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那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产,女儿也才3个月。他舍小家顾大家,在驻镇工作队队长的带领下,用脚步丈量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在大玉口的10个村(居)委、97个自然村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民生需求、记录村民意见、聚焦“急难愁盼”,掌握大玉口镇第一手资料。

聚焦于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莫世忠提出并策划了多个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文化振兴的措施,为大玉口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解决家庭后顾之忧、更好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莫世忠在大玉口镇委、镇政府领导和工作队的支持下,并征得妻子同意,把妻女一起接到大玉口镇工作、生活。2021年10月,莫世忠一家三口正式入驻了大玉口镇。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打造文化振兴品牌活动

大玉口镇的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且缺乏娱乐活动、缺少文化艺术资源。村中的孩童在放学后因贪玩到处乱跑,较容易产生网瘾少年、问题儿童,甚至发生一些青少年安全事故。

莫世忠就向工作队提议,并联合镇文化站一起策划组织了“关爱未成年人——大玉口镇四点半公益艺术课堂”活动。即利用学校四点半后的放学时间在文化站和学校内开展针对少年儿童的公益艺术课堂,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也能学习到的文化艺术知识,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据了解,该活动从2021年7月份开展以来,已经联合肇庆市舞蹈家协会、封开县团县委、县街舞协会、镇文化站等连续开展了暑期、秋季、春季3期7批次的公益街舞培训班,深受当地少年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

看到莫世忠每天忙里忙外,妻子陈冰也主动承担起公益舞蹈课堂志愿老师的工作,为莫世忠分担工作,也为大玉口的文化振兴工作增加了一份力量。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推进文化惠民服务

在驻镇工作中,莫世忠发现官滩村缺少综合文化广场,村中的文化活动项目很少,村民们晚上没有可供活动的场所。

2022年1月,在镇委、镇政府和工作队的支持下,莫世忠积极向派出单位封开县文广旅体局和县体育发展中心申请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并协助争取到了县文化专项资金22万元帮助官滩村建设综合文体广场。

官滩村党支部书记林宝光表示,该文体广场实现了官滩村民在家门口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的愿望。“广场于2022年3月底开始施工,目前百姓舞台、篮球场硬底化、油漆、划线等基础设施已经完成,预计6月底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2021年9月至今,莫世忠积极联系协调肇庆市歌舞团、肇庆市粤剧团、怀集县文化馆利用中秋、重阳、元旦等节日在大玉口镇长群村、群胜村、群星村3个革命老区举办省级非遗展演,在赤黎村、民强村、寨河村举办了“九九重阳敬老乡村振兴慰问晚会”和“2022年贺新年元旦慰问演出”等6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当地的老百姓送上精神粮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