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李振杰
据《西江日报》4月26日《开标不见面流程电子化》一文报道,根据省政数局、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我市远程异地评标活动科学有序开展,完善了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改造,并已多次作为副场进行了远程异地评标。
与传统的现场开标模式相比,在“不见面开标”全过程中,招标人和投标人无须面对面,通过网络系统,上传解密投标文件、主持人唱标、投标结果确认等,大幅缩短了交易时长、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保证了招投标项目开标、评标过程的公正、透明、规范、高效。
“不见面开标”,是优化营商环境和预防腐败的有效举措。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出台了《肇庆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水平的意见》,其中提到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快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我市多举措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工程交易、土地与矿业权交易、产权交易、林权交易及政府采购业务五大块交易已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且所有交易全程可视,步步留痕,全程监管,打破了传统招投标对人员、时间、场地的限制,打通了建设工程交易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疫情防控风险,节约企业时间和成本,也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
优化营商环境,要切实提升作风效能,让数据“多跑路”。作风效能是影响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公共资源交易涉及资金多、审批环节多,关乎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优化。要创新方式方法,用好大数据手段,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电子化、智能化、高效化运作,形成线上线下立体监督,压缩公共资源交易腐败的滋生空间。要向改革要潜力,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坚持以大数据思维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以作风建设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助力肇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