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特约记者 凌杰 通讯员 冯铁成
近日,广宁县古水镇下蚌村昔日100亩的丢荒地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耙田、播种育秧、搭育苗棚……同样繁忙的景象也出现在该县的五和镇江布村,7 0亩撂荒地上,酵香谷(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农耕机械进场施工,抢抓农时备春耕。将 撂荒 地 重现 生机,是 佛山市顺德区驻广宁县帮扶工作组从实际出发,抓产业、引项目、强发展的重要体现。
顺德区对口帮扶广宁县古水、宾亨、五和、横山四个镇,当中耕地呈散状小块分布,尤其10 0亩以上集中连片土地少,大型机械化耕作比较困难,加之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减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撂荒地问题。
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组始终不忘践行顺德“铁军”精神,敢于担当、直面困难、主动作为,紧紧扭住耕地保护这条红线,聚集佛山市驻肇庆市帮扶指挥部“2022年产业发展年”工作部署,强化党建引领,以开展“一支部一责任田一品牌”活动推进撂荒地整治为重要抓手,采取宜稻种稻、宜菜种菜等措施,抓产业、引项目、强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
古水镇下蚌村忙碌的景象,背后是工作组从下蚌村的实际出发,引入广东中军农业科技集团种植农科稻米项目,带来的成果。工作组还借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提供栽培技术和指导,提升土地的生产力。预计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50元以上,每亩净利润合计增加950元以上,100亩种植每年两季可增加利润19万元以上。
提升技术的同时,工作组还注重管理制度的建立,留下“带不走的好经验”。例如在五和镇江布村项目中,采取高标准田间管理,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不仅有助于五和镇撂荒地整治、江布村集体增收、带动农户就业,还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激发农户种粮食积极性。
在推进横山镇与湖南常德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种植蔬菜项目中,帮扶工作组与镇政府累计开展项目推进会22次,下村现场协商流转土地事宜1 2次,将 处理事情的经验手把手交给当地的村。并在近日促成签订了千亩蔬菜基地(厚溪片)框架合作协议。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0 0 0万元,分两期完成,其中第一期项目计划投资约2 0 0万元,流转厚溪村14 0亩撂荒地开发蔬菜种植基地,并于今年 5月底开始种植,预计年产值约500万元,同时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还计划第二期陆续流转至千亩规模的撂荒地,用于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并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整体产值超3000万元。
“接下来,我们还会利用现有的基础,进一步打造产品加工增值、利益反馈农户的产业链。”帮扶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帮扶期间的带动,让广宁县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