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抢抓产业政策机遇 全力打造大湾区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区——访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广东省在RCEP背景下拥抱国际市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高要区如何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和窗口期,抓紧规划建设大湾区首个预制菜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如何开启预制菜产业发展新篇章?近日,记者对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进行了专访。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特约记者 贺思乐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广东省在RCEP背景下拥抱国际市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高要区如何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和窗口期,抓紧规划建设大湾区首个预制菜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如何开启预制菜产业发展新篇章?近日,记者对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进行了专访。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做优做精新材料、绿色建材、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智能家居等特色产业”的要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的项目承接地,高要区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品牌打造等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陈德培告诉记者,高要区农业资源丰富,产业项目完备,具有完善的基础产业优势,2021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32万亩,生猪出栏79万头,家禽出栏3521万羽,淡水水产品总产量18万吨,南药种植面积57万亩,农林牧渔业产值达171亿元。

“近年来,高要区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整合开发特色农业资源,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禽畜、水产、南药六大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陈德培表示,目前高要区已打造包括活道粉葛、高要麦溪鲤、高要大米、高要佛手、高要肉桂等在内的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高要罗氏虾、新家欢丝苗米、陈村米线、河粉、金达喜咸蛋、皮蛋等16个“粤字号”农业品牌。仅仅高要罗氏虾这一品牌的价值就高达7.6亿元。

目前,高要全区有省级“菜篮子”基地5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家,市级“菜篮子”基地18家;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1家。此外,高要区还拥有全市数量最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58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29家、市级4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市级24家。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相关规划,高要区要建设产业园的“八大中心”和“六大功能区”,目前这一规划布局建设进度怎样?陈德培表示,高要区委、区政府结合预制菜的市场前景和资源布局,明确了以肉类深加工、水产深加工为园区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集水产禽畜养殖、生产加工、冷链配送、中试研发、检验检测、电商金融及科普观光等肉类和水产深加工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的预制菜示范园区,重点打造大湾区预制菜“八大中心”“六大功能区”。

“目前产业园选址已确定,位于高要区金渡、白土片区,北距肇庆端州城区5公里,西距高要南岸城区8公里,距离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15公里,与大湾区(肇庆)水产综合交易中心和家禽屠宰中心均5公里路程范围,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陈德培表示,项目一期用地4000亩(含起步区1000亩)已签订土地征收协议,正同步进行场地平整工作;位于紫云大道东侧的二期项目3000亩用地也正在积极谋划征地。接下来,高要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编制用地规划、落实用地规模、建设配套设施等工作,推动预制菜产业园早动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高要区将进一步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引进更多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链主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落户产业园,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规模。”陈德培告诉记者,在预制菜产业园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方面,高要区建立了预制菜产业项目库,瞄准一批龙头企业、优质企业主动对接、靶向招商,目前已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有20家,包括恒兴集团、厦门建发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其中有7家正在准备项目遴选材料,另外13家正在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投资计划。

为服务入园企业建设发展,高要区根据广东省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的10条政策措施,从项目用地、科技研发、产业检测、人才培育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努力在短时间内把高要打造成为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迅速形成政策优势。同时,通过建立鼎顺预制菜产业基金、争取国开行广东分行支持、对接太平洋保险广东分公司等途径,为入园企业提供资金扶持、投融资和保险服务。

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谋划建设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的要求,发展预制菜产业不可避免会出现同业竞争,高要区如何在珠三角、大湾区各个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陈德培认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高要区将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全速推进。目前,产业园项目已纳入2022年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并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

接下来,高要区将立足湾区所需、发挥高要所长,进一步发挥“四大优势”,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一是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打造中国预制菜产业的高地和要塞。加快融湾发展,强化交通互联互通,全方位打造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水陆空集散中心,为预制菜发展创造优异的物流条件。陆路方面,积极配合推进广湛、珠肇、深南高铁和肇明高速、广昆高速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过境公路建设,推动金利大道年底建成通车,打通更多对接广佛的高快速通道;水路方面,加快推进西江高要港扩建工程、金利港大型综合物流港规划建设;空港方面,抓住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契机,合理布局和发展临空产业,加快谋划建设机场快速连接线,全力构建立体联运体系。

二是发挥产业用地优势,全力保障预制菜产业发展空间。在2021年完成产业用地整理提升6933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产业用地整理提升力度,强化项目落地服务,确保有好项目就有地、拿地即开工,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工业体系,将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支撑农业生产增产创收,推动构建集“高要特色农业生产—预制菜深度加工—区域农产品物流—农业旅游”为一体的大农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深度融合。

四是发挥平台配套优势,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我们将努力争取省、市支持,加强农产品资源整合和深加工平台建设,汇聚各方优势,激发产业‘资源+平台+配套’乘数效应,赋能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发展壮大。”陈德培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