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志愿者刘年姿利用工作之余在前程村委会标村自然村“爱心菜园”喜获第一批萝卜。西江日报通讯员黄瑛居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每天能收到党员送来的新鲜蔬菜,多谢党员‘爱心菜园’!”“工作之余,到自己认领的‘责任田’去种萝卜,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向村民学习种植经验,种出让村民吃得放心的蔬菜,真是一举两得!”……这是封开县长岗镇以党建引领,创新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在党支部中探索开展党员“爱心菜园”活动,带动村民复耕复种复绿,破解当前撂荒耕地难题的真实写照。
日前,记者来到封开县长岗镇前程村委会标村自然村,看到这里的道路两旁都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种满了青菜、芥菜、油麦、豆苗、萝卜、玉米等,不远处还有党员志愿者在给地里松土、种菜、浇水。
而在1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前程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陈超林告诉记者,经过改造,这里目前已成为村党支部的“爱心菜园”。
“前程村共有撂荒地23亩,为了破解此难题,在镇党委会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会议,将‘责任田’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党员,确保撂荒地复耕复种。”陈超林说,前程村共有党员30人,除了部分无劳动能力的党员外,全村参与“爱心菜园”的党员达20人,目前,第一批“爱心菜园”的蔬菜、玉米已经交付给结对帮扶农户。第二批“爱心菜园”也已经如期种下。
在长岗镇福石村委会的“爱心菜园”,记者看到不少党员志愿者正在松土、浇水,旁边的挖机正在辛勤劳作。
谈及撂荒地的整治,封开县长岗镇党委书记伍国飞告诉记者,此前,镇党委镇政府面对撂荒地感到束手无策,由于部分撂荒地呈零星散状分布,缺少灌溉设施,加上承包企业和个人因租金太高,整治工作推动进度缓慢。
“在市、县相关部门的指引下,镇党委在各村的党支部中探索开展党员‘爱心菜园’活动,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助力活动推进,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伍国飞介绍。
“爱心菜园”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无人耕种的难题,还降低了投资成本,拉近了党支部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鱼水情。党员干部们将收获的蔬菜免费送给村民食用,也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
封开县长岗镇前程村委会标村自然村村民叶桂泉说,自己因腿脚行动不便无法耕种,但村党支部帮忙把撂荒地开辟成“爱心菜园”,不仅盘活了土地,自己又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据了解,长岗镇2021年需要完成撂荒弃耕任务600多亩,其中200多亩连片土地已经流转出去,剩下的400多亩零星散状分布撂荒地则由全镇18个党支部发动党员认领,建立“爱心菜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