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陈洁 通讯员 张学思
近日,在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90”后“新农人”何灶家和拍档们非常忙碌,今年最后一季的水稻马上就要全部收割完毕。他们也正谋划推出自己的品牌,把“封开大米”的名声真正传播出去。
四年前,何灶家、侯庆山、侯榕锋在外打拼一段时间后决定回乡种植大米创业,一起创办了封开县润香纯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山好水好,种出来的大米也一定很好”。年轻人对农产业有自己的看法,和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不同,新时代农业创业既要走品质路线,又要讲规模和机械化,他们不吝啬投入,日常管理采用无人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器械,实现种植、培育、收割机械化、科学化。合作社以种植米香粘、丝苗等优质水稻为主,通过因地制宜使用机械耕作和科学培育技术,2020年至2021年实现了亩产水稻350-400公斤,年产量20万公斤左右,成为封开县乡村振兴的代表项目之一。
合作社正计划进一步扩大经营,增加设备。但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资金。
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回报周期长,这对于三个年轻人而言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我们感到压力很大”,侯庆山表示。
这个时候,政府部门及时送上了政策。譬如农业机械,合作社采用大量的烘干机对稻谷进行烘干,提升了效率和产品质量,该项目通过向农业部门申请专项扶持资金,降低了一半的投资。
税务部门也积极送上政策。封开县税务干部针对合作社适用的优惠政策,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手把手辅导纳税人及时申报、申请退税、开具发票等。2020年至今,润香纯合作社获增值税免税销售额150余万元,享受农、林、鱼、牧所得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所得额40余万元,为合作社减轻了一定的负担。封开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贴心的服务,照亮“新农人”的回乡创业路。
侯庆山表示,目前合作社计划推出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溢价,“现在政府部门服务都很好,对于激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参加乡村振兴是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