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学生体验编藤椅。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西江日报见习记者 吴映霖
“我之前都是通过新闻了解‘乡村振兴’,但我希望能实地看看中国怎样振兴乡村,所以我特别申请参加此次活动。”11月19日至21日,8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中外青年学生到肇庆调研参访,先后前往鼎湖区、肇庆新区、德庆县、广宁县,了解肇庆脱贫成果及乡村振兴特色项目。
这群学生其中4名是来自广东、广西、重庆的中国学生,另外4名分别来自布基纳法索、巴基斯坦、东帝汶和俄罗斯,他们都是首次来到肇庆,部分学生更是首次走进中国农村,探访中国的乡村建设。
“这里太漂亮了!”刚到第一站黄布沙村,这群学生便为眼前连片的香蕉林而赞叹,不由地掏出手机拍下眼前风景。来自俄罗斯的幽丽欣喜地和家人打视频电话分享美景,“我给妈妈看了这里的风景,她说特别漂亮,也想来这里看看!”来了黄布沙村,先睹蕉林美景,再品肇庆美蕉,热情的黄布沙村人早已备好了香蕉,幽默的“巴铁”安子皓拿起香蕉,大方地对着旁人的镜头做起了吃播,甚至直呼“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香蕉!”
在广宁县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学生们了解广宁如何善用本地特长,带动就业、创业,发展广宁经济。基地专业的粤菜师傅还亲自教学生们包云吞,光看不过瘾,这群学生也迫不及待地包起了云吞,完美可爱的元宝形、独创包法的三角形……不一会就装满两盘。“特别好吃!”“点赞!”广宁特制的面皮包裹上新鲜馅料,配上现熬的浓汤,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对这里的云吞赞不绝口。
为了讲好肇庆脱贫故事,德庆县特别请曾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分享脱贫故事。会上,学生们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示意,每个都全神贯注地聆听分享。来自重庆的李登峰在座谈会上边听边做笔记,记录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德庆县副县长刘晓林的脱贫故事。来自东帝汶的西蒙告诉记者,会上的分享对他很有帮助,希望能通过在中国的学习,回国后学以致用,去帮助自己的祖国发展。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此行了解肇庆多地的脱贫攻坚故事、乡村振兴特色项目后,来自广州的刘芳分享了她的所见所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让农村逐渐变好,肇庆的乡村振兴让农村美丽的同时也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
据了解,该活动以“粤美乡村友我同行”为主题,由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通过各具特色及代表性的乡村脱贫奔康线路,让中外青年了解广东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成功路径。广东4所高校来自16个国家的40名中外学生分赴佛山、肇庆、惠州、清远、韶关五市开展活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