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赵祖轩
麒麟山下党旗飘,佛山党员在冲锋。自今年7月份进驻以来,佛山市驻封开县渔涝镇帮扶工作队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促进帮扶措施落地生效,助力乡村振兴。
吹响“集结号” 抓党建标准更高
据介绍,佛山市驻封开县渔涝镇帮扶工作队共有5名党员,其中2人还曾参与过新一轮的精准扶贫工作,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并且5名党员的平均党龄在20年以上。
“工作队的5名党员,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政治引领为驱动,扛起政治责任,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最大政治任务。”佛山市驻封开县渔涝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崔现忠告诉记者,按照佛山市驻肇庆市帮扶指挥部的要求,工作队的党员们在第一时间就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了镇村,工作队员们用心融入所在党组织,用行贴近身边群众,仅用半个月走访1个社区、9个行政村的218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37户制定了重点帮扶计划和措施。
为了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着力解决好队员在树牢思想、工作深入谋划等问题,工作队队长崔现忠第一时间带领队员到渔涝镇上扶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第六团革命旧址追溯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历史,深切缅怀先烈,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和拜祭革命烈士活动,增强政治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不断凝聚提升工作队的战斗力。
在佛山市驻肇庆市32个镇驻镇帮扶工作队上墙资料通报中,驻渔涝镇工作队的5名党员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工作做在前,并且做细、做全、做实,上墙资料充实、内容规范,得到指挥部通报表扬。
汇聚“动力源” 抓党建力度更大
工作队还积极争取原单位党组织的支持,发动了11批佛山市党政代表前来调研、10家企业进行产业对接、6家爱心企业捐赠善款达5万余元,以原单位党建结合驻镇党建,为渔涝镇的乡村振兴工作增添动力。
其中,佛山市蓝梦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会到渔涝镇贺江村开展支部对接交流活动期间,走访问了4户防返贫监测户,为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及大米、花生油等礼品,切实解决生活难题。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的党员则捐赠了一批“爱心书包”,让榃良村至和希望小学的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关爱,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有道德有爱心有知识的新时代好青年。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代表到渔涝镇上扶村党群服务中心走访调研,并到“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开展党建活动,学习“三战渔涝”和封川特派队指挥部的先进事迹,了解渔涝的红色文化,并深入探讨合作开展党建活动。多家企业的到来参与,了解渔涝镇的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渔涝镇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打下了深厚基础。
筑牢“产业篇” 抓党建举措更实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工作队积极探索“党建+产业”融合模式,挖掘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力求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
工作队5名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大沥镇和渔涝镇深入交流、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精心组织物流运营、农产品销售方面的龙头企业与渔涝镇开展对接,并组织南海农产品商会、恒隆农业、小农丁农业、蔬果汇农、创银食材供应链管理公司到渔涝镇,开展座谈会、实地走访并谋划产业发展方向。
按照封开县的产业定位,工作队还提出要充分发挥佛山各方资源优势,以麒麟山万亩麒麟李为平台,积极打造粤桂冷链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链。为此,工作队邀请了省市区各级专家团队、规划单位、企业到渔涝镇对万亩麒麟李基地、蔬菜基地及冷链物流园的现代农业产业资源、上扶村的红色革命基地、麒麟山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将军博士祠、莫宣卿状元祠等地方资源进行调研、摸排与整理,制作出《渔涝镇乡村振兴资源分布图》,让该资源概况一目了然。
接下来,工作队将以“党建+产业”的融合模式,实施好麒麟李、冷链物流园、农业蔬菜基地等一揽子产业振兴项目的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产业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